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烟农培训体系创新与技能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姚娜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百色市公司靖西营销部 广西省百色市靖西市 533899

   

烟草产业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烟农作为烟叶生产核心主体,其技能水平直接关系烟叶质量与产业潜力。当前烟农培训体系存在诸多短板,难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烟农的需求,制约烟农增收且阻碍产业升级。因此,开展烟农培训体系创新与技能提升策略研究,对破解培训痛点、赋能烟农、推动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 烟农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1.1 培训内容陈旧

目前烟农培训内容多集中在传统的种植技术方面,对于新型烟草种植技术、绿色防控技术以及烟叶烘烤新技术等介绍较少。同时,缺乏市场行情、品牌建设等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内容,导致烟农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1.2 培训方式单一

主要以集中授课和现场示范为主,缺乏互动性和个性化。集中授课难以满足不同烟农的实际需求,现场示范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烟农参与度不高。而且,培训多为一次性活动,缺乏持续跟踪和指导,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1.3 师资力量薄弱

培训师资主要来自烟草公司内部技术人员,他们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同时,外部专家参与培训较少,导致培训内容缺乏创新性和前沿性。

1.4 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

烟农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训与烟农的实际利益联系不紧密,参加培训后在烟叶收购价格、种植补贴等方面没有明显优势,使得烟农认为培训对自身经济收益影响不大。

2 烟农培训体系创新方向

2.1 优化培训内容

根据烟草产业发展趋势和烟农实际需求,更新培训内容。增加新型种植技术,如精准农业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加强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烟叶安全性;引入烟叶烘烤新技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1]。同时,增加市场行情分析、品牌建设等内容,拓宽烟农视野,增强其市场意识。

2.2 创新培训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互动性和个性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培训课程,烟农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随时学习。建立线上交流平台,方便烟农与专家、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烟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结合线下实地指导和现场示范,确保烟农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整合烟草公司内部技术人员、高校专家和科研机构人员等资源,建立一支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对内部技术人员进行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邀请外部专家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和技术指导,引入前沿的技术和理念。

2.4 完善培训激励机制

将培训与烟农的实际利益紧密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烟农,在烟叶收购价格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提高其经济收益。同时,在种植补贴、农业贷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鼓励烟农积极参加培训。

3 烟农技能提升策略

3.1 建立技能认证体系

参照相关职业标准,建立烟农技能认证体系。根据烟农的种植规模、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等因素,将烟农技能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制定相应的技能考核标准和认证流程,对通过考核的烟农颁发技能等级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与烟农的经济利益挂钩,高级烟农在烟叶收购价格、种植补贴等方面享受更多优惠政策,激励烟农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3.2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组织烟农到示范基地进行实践学习,让他们亲身体验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示范基地应具备完善的设施和先进的技术,为烟农提供一个直观的学

习平台 [2]。同时,鼓励烟农在自己的种植区域开展试验田,将所学的新技术应用到实践中。烟草公司技术人员定期到烟农试验田进行指导,帮助烟农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3.3 加强信息化服务

需建立烟农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气象信息、市场行情、技术咨询、政策法规等全方位服务。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短信,及时向烟农推送信息,方便其了解最新情况。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烟农提供个性化种植建议与决策支持,比如依据种植历史数据和当前气象条件,推荐合适的种植品种与施肥方案。

3.4 促进烟农合作与交流

鼓励烟农成立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加强烟农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合作社可以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降低采购成本;统一销售烟叶,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同时,合作社可以组织烟农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分享种植经验和心得[3]。定期举办烟农技能竞赛和经验交流会,对表现优秀的烟农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烟农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

3.5 推动产学研结合

需加强烟草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烟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烟草企业则为其提供实践基地与研究课题。通过这一合作,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应用于烟叶生产,比如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的新型烟草品种、种植技术,可在烟草企业示范基地试验推广后,再传授给烟农,助力烟农掌握前沿技术。

3.6 培养烟农创新意识

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培养烟农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烟农尝试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对有创新想法的烟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建立创新奖励机制,对在烟叶生产中取得创新成果的烟农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开展创新培训课程,向烟农介绍创新方法和案例,激发烟农的创新思维。

结束语

烟农培训体系创新与技能提升是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当前烟农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训体系创新方向和技能提升策略。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加强技能提升措施的实施,提高烟农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烟叶生产的高质量发展,为烟草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要持续关注烟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策略,确保烟农培训工作始终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黄建红 . 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路径探析 [J]. 国企管理 ,2023,(02):118-120.

[2] 孙亚楠 , 陈聪 , 喻保华 . 新型职业烟农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湖北农业科学 ,2021,60(S2):411-415.

[3] 涂林念 , 何小亚 . 山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遵义烟区探索 [N]. 遵义日报 ,2023-1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