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绩效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应用
康道勇
绥江县会计管理中心 绥江县 657700
引言:
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中,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为了保证该项管理更加科学有效,需要建设完善相关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文章主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描述。
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内容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职责和任务,梳理、总结提炼出的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主要由绩效指标、指标值设定依据和数据来源、指标解释、绩效指标取值标准等内容构成。
1.2 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绩效指标体系建设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举措,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能有效促进预算绩效的规范化管理,实现预算绩效的量化处理。在实务中具有较强的衡量性和可操作性,为预算管理提供可量化的预算控制和评价指标,进一步提升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2.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应用绩效指标体系的主要方向
绩效指标体系应用于绩效目标编审、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估评价等环节。如绩效目标编审阶段,各部门申报预算时直接选取绩效指标体系中对应的绩效指标,补充完善后形成新增项目或延续性项目绩效指标。在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估评价阶段,可对绩效指标开展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查找差异,分析其原因,为预算的执行情况,项目的实施完成情况和产生的效益提供可靠的监控、评价和评估依据。
3.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的有效做法
3.1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制定工作方案
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由单位办公室统一牵头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各业务部门按照工作方案开展工作。工作方案应明确各业务部门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完成时间节点等。
3.2 全面收集并整理资料
相关资料信息可以说是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的核心依据,因而有必要全面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资料收集要遵循多渠道收集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单位内部和外部收集获取相关资料。资料收集时需要对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并将资料信息整理分类,将异常资料及时剔除,确保资料的准确、真实以及完整。
3.3 设置绩效目标和指标
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应围绕“职能 - 任务 - 项目”的主线,结合部门核心职能、重点工作内容及资金支出方向等,搭建行业特点明显、履职目标清晰、重点工作突出的本行业、本领域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① 归纳职能。以“三定方案”为基础,梳理提炼履职内容,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归并同类职能,对部门职能职责进行归纳、提炼。
② 分解任务。以归纳后的部门职责为基础,围绕党委、政府重要工作部署、部门职能职责和中长期规划、重点工作任务和近年工作情况等,梳理履行职能应开展的主要工作任务,做到同一职能下的工作任务不漏、不重,且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
③ 梳理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既要涵盖有预算安排的项目,也要考虑部门职能中有但暂无预算安排的项目,兼顾绩效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④ 设置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应突出部门核心职能,根据部门职能职责、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设置整体绩效目标。突出年度重点工作和任务,根据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和任务计划设定年度绩效目标。部门整体绩效指标是体现部门职能职责和重点工作任务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核心指标。指标选取紧密党委、政府重点任务部署,以部门职能职责为依据,结合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体现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核心工作。
⑤ 设置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首先应明确项目总体政策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的立项依据、实施目的、重点工作任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相关财政支出的政策意图等,研究明确项目总体绩效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多个子目标。实务中,为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和项目的实施,如项目实施周期超过12 个月,还应设置项目各年度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要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计产出、效果和满意度,并与部门行业规划、职能职责、项目工作重点、支出内容等相匹配。项目绩效指标是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实务中,绩效指标原则上不超过三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产出指标包含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等二级指标;效益指标包含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等二级指标。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名称固定,三级指标可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细化。
⑥ 提炼核心指标。提炼核心指标是体现部门核心职能、重点工作的重要路径,过多的指标不利于突出绩效管理的重点,同时也会带来绩效管理成本增加。在绩效指标设置过程中,结合党委、政府重点工作任务、部门考核要求和中长期规划等,区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从初步搭建的绩效指标库中明确核心指标。实务中单个项目的核心指标一般不超过8 个。
3.4 合理设置指标权重
绩效指标的权重,对于绩效评价的结果有着很大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应充分考虑核心指标的比例和权重。具体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① 结合历史数据和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规划设置。 ② 借助各种科学分析方法确定权重。如采用德尔菲法(也叫专家打分法)为满意度等指标赋权重。在实际工作中,一级指标权重一般统一设置为:产出指标 50% 、效益指标 30% 、满意度指标 10% 、预算执行率 10% 。
结论:
综上所述,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绩效指标体系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由本文分析可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绩效指标体系的建设有效做法包括: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收集并整理数据、设置绩效目标和指标、合理设置指标权重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 < 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 > 的通知》(财预〔2021〕101 号)
[2]《云南省分行业、分领域预算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指引(试行)》(云财绩〔2021〕40 号)
[3] 汪谦. 史国云. 陶慧平.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操作实务.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 尹丽娜 . 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策略 [J]. 今日财富 ,2025,(13):175-177.
[5] 王宝强 .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5,(06):19-22.
[6] 瞿源 . 问责制嵌入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J]. 投资与合作 ,2024,(12):163-165.
[7] 赖秀红 . 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究 [J]. 商讯 ,2024,(08):131-134.
[8] 张洁 .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3,(23):28-30.
[9] 胡颖 .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考评体系构建和完善的探究 [J]. 商业观察 ,2022,(32):21-24.
作者简介:姓名:康道勇;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5.10 ;籍贯:云南. 昭通;民族:汉族;最高学历:大学本科;目前职称: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