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特殊需求学生语文学科教学的策略
田倩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特殊教育学校 7481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特殊需求的学生的教育已被社会广泛关注。特殊教育学校在发展智力和身体障碍的学生学科素养方面,取得了理论和实践成果。现就有特殊需求学生的语文教学现状做如下分析,以便使优化的语文特教策略的研究具有针对性。
一、特殊需求学生语文教学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由于身体等方面的特殊性,特殊需求的学生存在一些自卑心理问题。他们大部分也不愿与他人交流沟通。这种自卑和自闭心理对他们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学习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基础知识,而且, 还要在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丰富特殊需求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思想品质,并使他们具备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使他们有效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语文学科的启智功能能促使特教学生与社会和他人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沟通,有利于特殊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虽然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不能适应特殊教育学生的需求,特教语文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多项教学能力。另外,针对特殊需求学生的心理因素,特教语文学科的教师还需要具备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使心理学和语文学科有效整合,更有效的促进特教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特教语文学科教学策略的优化设计,不仅是特殊需求学生语文学科知识有效理解和掌握的需要,也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需要。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特殊需求学生语文学科教学的策略
特殊需求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个性化差异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特殊性。由于特殊学生在语文学科知识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要兼顾学科的特点与特殊需求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促进他们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的综合发展。
1. 聚焦特殊需求学生的差异化学习能力,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特殊需求的学生的个性化是多样的。语文学科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求,设定核心素养导向的差异化教学目标。如对那些语言发展比较迟缓的学生,要针对他们阅读方面存在的障碍,要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建构与运用为目标,设计优化的汉语言的词汇和基本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案。又如,对那些有视觉障碍的学生,要设计通过触觉来识记汉字的教学策略。同时,把触觉和听觉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把汉字的意义通过声音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力。每一个特殊需求的学生都有其闪光点。那些在诗歌诵读,戏剧表演等方面有特殊天赋的学生,教师要设计诗歌朗诵和情境表演的活动,促进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推动高阶思维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根据特殊需求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情境化与生活化的教学方案。如有的特殊需求的学生在口语交流方面存在障碍,教师要设计对话交流的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从简单的口语交流开始,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有的特殊需求的学生存在听力障碍,教师要设计沉浸式的学习情境。通过动画演示和字幕提示,帮助听障学生在视觉的帮助下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升他们对语言的审美力和体验感。
2. 构建特殊需求学生语文教学的保障体系。特殊需求的学生的语文教学涉及多个方面的教学因素,如盲文教学、手语教学等。因此,语文学科教师要在借鉴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特殊需求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精准设计教学方案,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首先,要提升语文学科教师的一专多能的专业化教学能力。把特殊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使语文教师在熟练掌握语文教学策略的基础上,针对特殊需求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一人一策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使每一个特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能获得自己最大化的发展。其次,强化语文学科教师心理学知识的培训。特殊需求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学科学习有着直接的负面影响。所以,语文学科教师要把心理学知识与语文知识有效融合起来,在促进特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力推动语文学科教学策略的实施。最后,建立语文教师和特教教师的合作备课机制。如语文的盲文版教学,简化版的阅读理解的教学。语文教师要和特教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共同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要根据特殊需求学生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宜性的校本开发。如针对视障学生,对课文的字号进行增大开发,增大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同时,开发有声校本教材,促进视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针对听力障碍的学生,语文学科教师要与手语教师共同合作,利用数字化教育平台设计手语教学的方案,促进听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 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学校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教学策略的实施,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家庭要对特殊需求的孩子的语文学习有正确的态度,要鼓励孩子克服心理和身体障碍,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使语文知识能为孩子的人生规划提供有力的动力。社会要为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图书馆、学习室要为各种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便利,有效延伸他们的语文学习空间。
三、特殊需求学生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特殊需求学生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多样化的教学能力。如手语教学、盲文教学、心理学教学。要推广语文教师与特教教师的合作共享制度,共同开发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案例,减轻语文教师备课和培训的压力。
特殊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均。特教学校和特教师资城镇相对多,乡村少。致使乡村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教育。要推动城乡对口帮扶的长期性支教机制,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缩小城乡之间特教存在的差异。
核心素养框架下的特殊需要的学生的语文教学,需要在教师业务能力、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探索,使语文特教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发展思维品质方面能不断获得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琳 . 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活语文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 ( 教研究究 )2022(03):169_170
[2] 刘荣新 . 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1(16) :76_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