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者

陈娜

沙雅县第七小学(沙雅县幸福小学) 新疆阿克苏 842200

引言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节日文化的融入存在内容零散、方式单一、教材与生活脱节等问题,学生对文化理解浅显。本文以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有效的教学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学生文化认知、实践能力及课堂学习兴趣,实现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存在一定局限。首先,教学内容与节日文化结合不够紧密,多数教师仅在节日前后简单介绍节日的由来或习俗,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学生对节日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产生情感认同。其次,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仍以讲授为主,缺少体验式和参与式环节,如节日故事讲述、手工制作、诗歌创作等活动较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难以充分激发。此外,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节日篇目多为古诗文或传统故事,学生对文化背景理解有限,难以将知识内化为自身文化认同。最后,部分教师自身对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与习俗内涵掌握不够,课堂上容易停留在形式介绍,难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这些问题综合影响了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和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

二、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应将传统节日文化有机融入语文教材内容,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相关篇章,精心设计节日文化学习模块。例如,在春节主题教学中,除了讲解课文故事,还可以安排古诗词阅读、民间故事赏析以及节日民俗介绍,使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中理解春节文化的历史渊源、民俗特色和精神内涵。

注重教材之外的拓展资源运用,教师可以结合校本教材、地方民俗资料、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使节日文化教学不仅局限于课本,而是延伸至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例如,中秋节教学中可以引入现代赏月活动、社区节日庆典报道或线上互动体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知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和时代价值。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趣味性

针对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应积极引入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首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节日文化。例如,在端午节教学中,组织学生包粽子、制作龙舟模型、模拟龙舟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节日内涵;在春节教学中,可开展写春联、剪纸、制作灯笼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节日氛围。

其次,应注重互动式学习设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分组展示、节日知识竞赛或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例如,在讲解中秋节故事《嫦娥奔月》时,可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或对话创作,既锻炼语文表达能力,也加深对节日文化的理解。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文化认同

优化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必须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使文化学习不仅停留在课堂,而是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或家乡的节日习俗,通过“我的节日故事”“家庭节日手工制作展示”等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节日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多样性,增强学习的亲近感和参与感。

教师还可以设计跨学科活动,将节日文化与美术、音乐、历史等学科结合。例如,中秋节期间,学生可通过绘画表现月亮意象,或通过音乐演唱节日民歌,进一步丰富节日体验。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也拓展了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理解维度。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强化文化引导

教师应培养教学设计创新能力,能够将节日文化有效融入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语文教学环节。例如,在春节教学中,教师不仅讲授节日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创作节日诗歌、编写短文或制作节日文化手册,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教师应重视课堂情感引导,通过生动讲述、情境再现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文化认同感。

教师还应积极利用校本资源和社区资源,开展节日文化校外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参加社区节日庆典或走访家乡节日活动,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至实际生活。通过教师的专业指导和生活实践结合,学生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节日文化认知,同时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优化评价机制,促进实践与认知结合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应优化评价机制,将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文化理解三方面结合起来。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节日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节日手工制作、节日故事创作、节日演讲表演等评价项目,让学生通过作品展示或活动参与获得评价。

评价机制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延伸学习。例如,在春节教学中,学生可自主查阅资料、制作节日文化展示板或撰写节日文化小论文,教师给予指导与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知识掌握、技能实践和文化理解三个维度上获得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实现节日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深度融入。

结论

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更能促进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养成。通过系统整合教材内容、采用体验式与互动式教学、结合生活实际、提升教师素养及优化评价机制,可有效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表明,这些策略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学生参与度,使学生在理解、体验与实践中全面感知节日文化内涵,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素养培养的双重目标,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 付玉璇.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D]. 成都大学,2025.

[2] 牟婷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J]. 吉林教育 ,2025,(07):83-85.

[3] 王芳 . 让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J]. 小学生作文辅导 ( 下旬 ),2025,(0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