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 微写作融合实施路径探索
李铁恒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四中学 130200
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核心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与文化传承等多重使命。阅读与写作犹如语文教学的双翼,相辅相成。在新课改背景下,微写作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多变的形式逐渐走进语文课堂,成为读写结合的有力桥梁。深入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微写作的实现途径,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启阅读与微写作融合之门
在搭建好二者之间的桥梁后,教师还需进一步促进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开展微写作,畅游在读写融合的知识海洋之中。例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全文并重点理解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种种遭遇,感受旧中国知识分子的迂腐与落魄。期间,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引发学生对角色的共鸣。随后,教师可顺势为学生布置微写作任务,让学生站在孔乙己的角度,写一篇去咸亨酒店喝酒前的内心独白。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孔乙己的内心活动,写出:“虽然今天兜里没钱,但心里的苦唯有借酒才能消愁了。明知道那些短衣帮瞧不上我,还要硬着头皮来到这,到底图什么呢?或许就是图这一时半会儿能忘记自己的落魄处境吧。”在这一环节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充分汲取他人在写作中的长处,发现自己在读写结合总的不足。通过时常在课堂中开展这类微写作活动,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意,分析人物性格,又能锻炼学生的文笔。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打通阅读与微写作融合之门,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是紧密交织的,从而主动融入其中。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微写作的实现途径
(一)基于文本内容的改写
文本内容的改写能够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文本,提升语言转换能力。在语文教材中,许多经典篇目都适合进行改写训练。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这篇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改写,将故事背景设定在现代社会,比如一场重要的颁奖典礼现场。文中爱慕虚荣的皇帝可以改写为一位追逐名利的明星,骗子则是善于炒作的公关团队,而那些大臣和民众就是盲目追捧的粉丝和媒体。在改写过程中,学生需要重新构思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比如,当明星穿着“虚拟礼服”走上红毯时,公关团队在一旁阿谀奉承,粉丝们尖叫欢呼,媒体则争相拍照报道,而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学生要把古代宫廷的情境转换为现代娱乐圈的氛围,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原故事所讽刺的人性弱点,还能锻炼他们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得心应手,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借助文本空白的补写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处能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广阔空间,通过补写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以《秋天的怀念》为例,文中在母亲带“我”去北海看菊花之前,母亲独自默默准备时的心理活动未着过多笔墨。教师可引导学生补写这一空白,学生可能会想象母亲在翻找儿子早年出游照片时的情景,她或许会轻轻摩挲照片,眼中满是慈爱与回忆,心想:“孩子以前多喜欢出去走走,如今却被这病痛折磨得没了生气。这北海的菊花正艳,说不定能让他打起精神来。只要他能好起来,我做什么都愿意。”在补写过程中,学生紧密结合母亲坚韧、细腻且满怀爱意的性格特征,通过细节与心理描写,呈现母亲深沉复杂的情感。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其能更敏锐地捕捉人物情感,还能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与表达水平,让学生深刻体悟亲情的伟大力量,懂得珍视生活中的点滴真情,从而使作品内涵在补写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模仿文本特色的仿写
仿写是学生快速掌握写作技巧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春》这篇优美的散文为例,文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和独特的句式结构,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通过连续的“盼望着”突出了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这种句式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这种句式,进行关于“秋”的仿写。学生可能会写道:“等待着,等待着,西风起了,秋天的色彩浓了。”在模仿修辞手法方面,文中对春天的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秋天的典型景物,如枫叶、菊花、稻谷等进行仿写,如“黄的像金,红的像霞,白的像云,交织成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学生在仿写时,先仔细分析原文的语言特色和结构特点,然后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通过这样的仿写训练,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学习和借鉴优秀文本的写作技巧,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结合文本主题的读后感写作
读后感写作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涵,并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升华。在学习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经典名著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撰写读后感。这部作品主题深刻,展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的坚韧意志和崇高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保尔的成长历程,从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到面对伤病的顽强抗争,再到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各个阶段。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在面对学习压力、生活挫折或者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时,如何从保尔的精神中汲取力量。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写到,在准备体育考试的长跑项目时,多次想要放弃,但想到保尔在病痛折磨下依然坚持写作,就重新鼓起勇气,坚持训练。他会写道:“每当我觉得脚步沉重,呼吸困难,想要停下的时候,保尔那坚毅的眼神仿佛出现在我眼前。他在身体遭受巨大痛苦时都未曾放弃,我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于是,我咬着牙,一步一步向前冲,最终完成了长跑测试。”通过这样的读后感写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将书中的正能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中,同时也能锻炼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拓展文本情境的续写
续写是对文本故事的延伸和拓展,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桃花源记》为例,原文结尾留下了神秘的悬念,桃花源的踪迹再寻不得。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比如可以从渔人之子的视角出发,讲述他因对父亲所述的桃花源念念不忘,长大后踏上了探寻之旅。也许他在途中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或是迷失在茫茫山林,或是遭遇恶劣天气,但他始终怀揣着找到那片理想之地的信念。当他最终似乎找到一处疑似桃花源的地方时,却发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或是被战火波及,或是因人们的过度开发而失去了昔日的宁静美好。学生在续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原文的风格、人物性格以及时代背景等因素,使续写内容与原文自然衔接且情节合理。这不仅让学生对原文有更深入的思考,如对美好事物的易逝性、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问题的感悟,还能锻炼他们构建完整故事框架、推动情节发展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为写作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让学生在创作中展现独特的文学构思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微写作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尽管当前微写作教学存在一定问题,但通过挖掘教材资源,采用多样化的实现途径,如改写、补写、仿写、读后感写作等,能够充分发挥微写作的优势,使阅读与写作教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微写作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微写作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得力助手,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