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普速铁路信号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

张会军

山西省晋中市中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030600

引言

铁路信号系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与运输的可靠性。以往,信号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依赖于人工巡视检查与抽样检验,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智能感知的铁路信号系统施工质量控制监测技术的出现,为实现信号工程施工质量的智能化、精准化监控提供了可能。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信号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相关技术的进步提供参考。

1 铁路信号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1.1 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核心基石

列车运行安全是铁路运输的首要目标,而信号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保障。信号设备通过传递行车指令、控制列车进路、监测轨道状态等功能,防止列车追尾、冲突等事故的发生。若信号施工质量存在缺陷,可能导致信号显示错误、联锁关系失效或轨道电路误报等问题,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例如,转辙机安装精度不足导致道岔密贴间隙超标,可能造成列车脱轨;轨道电路调试不当出现“红光带”误报,可能导致后续列车紧急停车,引发追尾风险。历史上多起铁路事故的教训表明,信号施工质量的微小瑕疵,都可能在高速运行的列车系统中被放大为灾难性后果。因此,高质量的信号施工是保障千万旅客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生命线”。

1.2 降低铁路运营与维护成本的重要途径

信号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期运营维护的投入。若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工艺不规范等问题,设备在投入使用后会频繁出现故障,导致维护频率增加、维修成本上升。例如,劣质电缆在敷设时未达到绝缘标准,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老化破损,需要频繁更换,每次更换不仅产生材料和人工成本,还可能影响线路正常运营;转辙机安装时未严格校准,会加剧机械部件的磨损,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更换频次。据统计,施工质量不合格的信号设备,其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可能达到合格设备的 2-3 倍。而高质量的信号施工能减少后期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为铁路运营企业节省大量资金。

1.3 维护铁路行业信誉与形象的关键因素

铁路作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准点率直接影响公众对行业的信任度。信号系统的故障不仅会导致运输延误,还可能引发公众对铁路安全的担忧,损害铁路行业的信誉。例如,因信号问题导致的列车大面积晚点,会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影响铁路企业的形象。而稳定可靠的信号系统,能通过安全、准点的运输服务提升公众满意度,增强铁路行业的竞争力,为铁路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2 影响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的要素

铁路信号系统施工质量受多维度要素协同作用影响 , 主要涵盖环境参数、技术团队专业素养、作业团队执行效能及工程物资质量等核心变量。技术团队的职业资质认证等级与工程质量验收指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 其技术决策能力直接决定系统联锁精度与设备可靠性等级。工程物资选型将导致结构性能偏离设计要求 , 特别是电缆绝缘性能、轨道电路参数等关键指标需建立严格准入机制。施工管理层面需构建包含工艺标准执行度、智能监测覆盖率等指标的质量评估体系 , 通过 PDCA 循环持续优化管控效能。环境要素调控需重点关注电磁干扰强度、温湿度波动范围等参数阈值。作业工具配置应建立全生命周期追溯制度, 确保设备工况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3 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 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在铁路信号系统建设中具有核心指导价值 , 需构建包含安全防护等级、材料准入标准等要素的工程组织框架。实施过程中应建立专业化技术团队配置机制 , 依托 BIM 协同平台实施多维度的现场工况分析 , 科学界定受信号中断影响区域并优化工序衔接逻辑。工程管理层面需制定时序化作业流程,集成安全风险评估矩阵与智能物料调度系统。管理人员应具备信号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 , 重点把控联锁设备安装等关键路径施工质量。通过四维进度模拟技术实现工序的动态优化, 结合数字化施工日志构建质量追溯体系。

3.2 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

管理人员素质是质量控制的核心要素,需建立“培训 - 考核 - 上岗”的闭环管理机制。针对信号施工的专业性,开展分层次培训:对技术管理人员重点培训质量管理体系、验收标准及故障分析方法;对作业人员开展实操培训,例如转辙机安装调试、电缆头制作等技能,培训后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方可上岗,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与关键工序施工。推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将质量控制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施工记录中详细记录各工序的施工人员、验收人员信息,例如转辙机调试记录需注明调试人员姓名、调试时间及关键参数;出现质量问题时,可通过追溯机制快速定位责任主体,倒逼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同时,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对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规操作导致质量问题的进行处罚。

3.3 应用技术手段提升质量控制效率

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质量控制的“可视化、数字化”。采用 BIM 技术构建信号系统三维模型,在施工前模拟设备安装位置与周边环境的匹配关系,提前发现空间冲突问题,例如信号机与接触网的安全距离不足等;施工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实时上传工序验收照片、测试数据,形成电子档案,便于监理和建设单位远程核查。引入智能化检测设备提高质量检验精度。使用轨道电路参数测试仪、信号机灯光检测仪等专业设备,对关键指标进行量化检测,避免人工判断的主观性;利用无人机对室外信号设备的安装位置、线缆走向进行巡检,检查是否存在倒伏、破损等问题。对于既有线施工,可采用便携式联锁测试系统,在不影响行车的情况下,对信号联锁关系进行动态验证,确保联锁逻辑正确。

3.4 强化施工后的质量验收与缺陷整改

验收阶段需执行“分层验收、全面覆盖”原则,分为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验收、建设单位竣工验收三个层级。自检环节需对照设计文件和验收标准,对设备安装精度、线缆测试数据、联锁关系等进行全面检查;监理验收重点核查关键工序的质量记录和测试报告,例如轨道电路调整曲线、转辙机动作电流曲线等;竣工验收需组织运营单位参与,模拟列车运行场景,测试信号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针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缺陷,建立“整改 - 复查 - 销号”机制。对于一般性缺陷(如标识牌缺失、线缆绑扎不规范),限期整改并由监理复核;对于影响系统功能的重大缺陷(如联锁关系错误、轨道电路故障),需暂停相关工序,分析原因并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整改完成后重新组织验收。整改记录需纳入工程档案,作为后续质量评估的依据。

结束语

总之,普速铁路信号施工质量控制需贯穿全流程,通过强化施工准备、严控关键工序、提升人员素质、应用技术手段等措施,构建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信号系统满足列车安全运行的要求,为普速铁路的稳定运营提供可靠支撑。

参考文献:

[1] 阎大志,张楠 . 普速铁路信号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J]. 铁道通信信号,2020(7):41-45.

[2] 王林涛 , 樊星 , 李鹏飞 , 等 . 铁路信号系统的智能监测技术运用分析 [J].中国设备工程 ,2024(18):13-15.

[3] 陈天华 . 智能化时代铁路信号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及创新应用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引文版 ) 工程技术 ,2024(9):72-75.

[4] 倪志刚 . 铁路信号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28):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