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专业评估的高校音乐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作者

高艳

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安徽省安庆市 246133

引言

音乐学作为一门兼具艺术性与学术性的学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音乐人才的要求。基于专业评估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满足当下教育发展的趋势,促进音乐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应加强教学环节制度与监控建设,建立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实施领导干部听课制度,从多个方面出发完善制度内容,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还应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课程群,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积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进而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音乐学专业教学水平。

一、基于专业评估的高校音乐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保障教学有效性

高校音乐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可以促使学校全面梳理、深入研讨音乐学的学科定位、现状特点等内容,有助于校内不同院系、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配合,基于专业评估现状,加大在师资引进、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如一些学校可以建设高标准的音乐厅、录音棚等场所,满足日常教学需求;购置先进的音响灯光设备和音乐制作软件,方便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1]。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专业评估视角下,高校音乐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多维度呈现教学表现,包括教学目标设定达成、教学内容组织与传授、师生互动效果等,这些丰富的反馈数据可以使教师从多个角度了解自身的教学优势不足,进而打破教学传统思维惯性,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较多学校将专业评估结果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促使教师高度重视评估结果,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探索新的理念和方法。例如一些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音乐教学中,积极开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借助专业评估积累的学生学习数据档案,教师可以全面诊断教学现状,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不足,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发展路径,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各自特长领域取得更大进步。基于专业评估反馈信息,高校可以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跨学科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更好地实现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需求。此外,专业评估促使教师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技术手段,同时质量监控体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高校可以基于用人单位对音乐人才的技能要求反馈,调整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和任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任务中,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使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应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地增强 [2]。

二、基于专业评估的高校音乐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路径

(一)教学环节的制度与监控

学校应规范化制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流程,明确各学期的课程安排、学分分配等,使教学计划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实施常规教学检查制度,从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等三个关键阶段,有效开展检查,细化每个阶段的检查内容,根据专业评估反馈、学科前沿研究成果等因素,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严格的课程准入制度。新开设课程需经过试讲、专家评审等环节,建立课程退出机制,定期对各年级各班级的教学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核对实际授课内容与教学大纲是否一致,及时发现并纠正偏离教学计划的现象。学校可以应用数据分析方法对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量化评估,建立实施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全面掌握学院教学动态,精准识别管理短板,实施教学督导制度,编写详细的教学规范手册,明确规定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行为准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手册还应倡导教师开展多元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考务环节的制度与监控

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应由教学管理部门,会同各教研室,制定详细的学习考试计划,针对音乐学专业中的一些特殊考试项目,提前做好场地预定、人员组织的协调工作。命题中遵循科学性、保密性原则,命题教师基于教学大纲要求把握好教学难点、重点,建立严格的试卷审核机制,完善审核并加强试卷印刷、保管过程的保密管理,确保试卷在考试前不被泄露。考务环节中,还应根据不同考试类型的需求,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重视考场标准化建设,积极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教师担任监考,完善巡考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考核环节制度与监控中,应建立实施主教教师回避制度、开展评分制度,同时基于音乐学专业的综合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成绩评定方式,在考试前向学生公布详细的评分细则,规定统一的成绩录入时间和系统,并设立成绩复核环节,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3]。

结束语

综上,当前在音乐学专业领域内 , 以专业评估为视角,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推进教学建设,严格开展教学管理。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应从教学环节、考务环节等方面出发,完善相应的制度与监控内容,构建全方位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整改。学校应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与各种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并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机制,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雷梦婕. 智能音乐教育与高校教学质量的共融发展[J]. 艺术研究 ,2024,(06):136-138.

[2] 何直真 , 孙增富 . OBE 理念下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J].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4,(08):28-33.

[3] 王琰 . 多元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J].戏剧之家 ,2024,(10):193-195.

作者简介:高艳 (1980-),女,安徽蒙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2022 年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专业评估视域下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2jyxm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