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创新路径
孙汇森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引言
忠诚是人民警察的灵魂,新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是重要课题,积极开展忠诚教育,可以锤炼学生绝对忠诚品格,厚植学警为民服务情怀。在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中应积极优化教育内容体系,合理创设模拟情景,使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在复杂情况下如何坚守政治原则、履行法定职责。公安院校还可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极扩展实践育人平台,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进而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1]。
一、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忠诚教育内容有待优化
当前大部分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中,其内容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将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文等理论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的环节,没有开展案例分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面临复杂的执法环境或突发情况时,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无法深刻体会政治中具体警务工作中的内涵和要求。新时代社会快速发展,新的犯罪类型案件不断涌现,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内容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素材上,一些新兴领域的政治风险和应对策略涉及较少,学生缺乏相应的政治敏锐性和前瞻性思维,在未来参与工作时,会出现行动滞后的情况。
(二)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多以教师的单向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一些公安院校虽然安排了一定的实践活动,但活动存在形式感,教学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警务实训侧重于技能训练,忽略忽视了与政治忠诚教育的有机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平台,但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不够理想,在线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较为滞后未能 [2]。
二、新时代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强化思想引领,优化教育内容
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开展中,应强调忠诚信仰,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以忠诚教育为主线,注重忠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从教育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方面构建以忠诚教育为核心的一体化预警模式。公安院校构建分层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完善政治忠诚内容;在基础层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促使学生筑牢政治忠诚的思想根基;在核心层增加国史、党史、人民检察史的内容比重,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公安机关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拓展层注重公安职业精神培育,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课程,详细讲解公安机关的任职任务、各项规章制度等内容,加强法治理念教育,确保学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政治忠诚教育教学内容离不开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公安院校应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可以邀请资深民警、法律学者等走进课堂,分享其经验与见解,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政治忠诚的重要性,并充分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利用精品慕课、微视频、动画课件等形式,打破时空限制,积极建立在线互动社区,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二)创新教学方法,扩展教育方式
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公安队伍的主力军,在政治忠诚教育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可以依据公安实际执法办案场景、模拟训练场地和安全脚本,在刑事案件侦查、反恐防暴演练等场景中,引导学生扮演警察、嫌疑人等不同角色,体验执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危险性,深化对政治忠诚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在情景模拟中应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决策分析,促使学生站在政治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强化政治意识和忠诚观念。教师还可以积极采用案例研讨,搜集国内外代表性的公安英模事迹、政治安全事件等,通过正面典型反面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教师还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选定的案例展开讨论,要求小组从案例背景、处理过程等方面探讨。教师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还应充分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整合优质的资源,引入先进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教学环境,进而使学生在虚拟现实的交互体验中,强化政治忠诚实践认知 [3]。
(三)扩展实践育人平台
公安院校应主动与各级公安机关、社会组织等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建设多类型的实践基地,可以与行政部门联合设立侦查办案实训场所,使学生参与真实案件的侦破过程,培养学生的侦查思维。学校应积极安排学生在不同实践基地进行轮岗实习,轮岗过程中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日记、总结报告,并根据各个实践基地的资源优势特点,丰富实践课程模块。公安院校还应扩展实践渠道,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安工作重点难点,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讨活动,积极争取参与当地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安保志愿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学生为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学习如何与其他部门协同作战。学校应积极搭建警民沟通桥梁,定期举办警营开放日、警民座谈会等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解答群众疑问,使学生认识到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进而坚定政治忠诚信念。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增强忠诚教育效能,公安院校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思想政治理论专题培训班,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经典著作,不断提升政治觉悟;还应利用本地及周边的红色资源组织教师实地参观学习,使教师深刻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增强党性修养,并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此外,公安院校应增强教师实践经验,安排教师到基层公安机关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一线警务工作,鼓励教师参与公安机关组织的各类课题研究项目,聘请基层公安机关业务骨干、优秀民警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讲述如何在工作中践行政治忠诚,履行岗位职责 [4]。
结束语
公安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要求公安民警必须绝对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新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的有效开展,为队伍培养高素质政治可靠的后备力量。公安院校应深化忠诚教育引领,推进忠诚文化建设,汇集多方力量优化政治忠诚教学内容,并顺应时代的发展节奏,加强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开发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公安院校还应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造多元化校外实践基地网络,进而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增强学生职业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王鹏. 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06):123-128.
[2] 李欣怡 .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公安院校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优化路径探讨 [J]. 文教资料 ,2024,(18):105-108.
[3] 陆俊青 . 政治忠诚引领下知行信一体化的公安忠诚教育模式[J].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31(02):96-100.
[4] 叶兵 , 张秀林 . 新时代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路径探究 [J]. 公安教育 ,2022,(10):67-70.
作者简介:孙汇森,出生年月:1997.10,性别:男,民族:蒙古,籍贯:河北省遵化市,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公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