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探究
白蕾子
新疆皮山县皮亚勒玛乡中心幼儿园 845100
一、引言
幼儿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天性。而“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它强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然地学习和发展。“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玩耍过程中,幼儿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世界、获取经验、发展能力。这种将学习与游戏有机融合的教育机制,既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全面发展。
二、“玩中学、学中玩”在各领域的实践
(一)健康邻域
趣味运动游戏:将基本的走、跑、投掷等运动技能融入游戏中,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例如设计“小动物运粮”游戏,在场地设置不同的障碍关卡,如跨栏、钻山洞、爬坡,幼儿分别扮演小动物,要绕过障碍物,将“粮食”运送到终点。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得到锻炼,同时也增强了运动的积极性和坚持性。
(二)语言领域
故事表演游戏: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前,幼儿需要熟悉故事内容,记住角色的台词,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故事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幼儿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来展现角色,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锻炼了语言能力。比如表演《三只蝴蝶》的故事,幼儿们分别扮演蝴蝶和花朵,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演绎故事,在欢乐的氛围中提升了语言水平。
(三)社会领域
合作搭建游戏: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大型建构活动,如搭建“梦想城堡”。在搭建前,幼儿需要共同讨论城堡的规划,包括哪里建高楼、哪里设公园、哪里是道路等,每个幼儿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协商确定最终方案。在搭建过程中,幼儿要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搬运积木,有的负责搭建主体结构,有的负责装饰。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例如,当两名幼儿对“城堡”的位置产生分歧时,他们需要通过沟通协商来达成一致,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科学领域
简单物理实验游戏: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如塑料瓶、气球、吸管等,开展简单的物理实验游戏,如“会跳舞的盐粒”实验,在杯子上覆盖保鲜膜,撒上盐粒,对着杯子大声喊叫,观察盐粒跳动的现象,让幼儿了解声音可以引起物体振动的科学原理。这些实验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
三、教师在“玩中学、学中玩”中的角色与策略
(一)观察者
教师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兴趣点、行为方式、与同伴的互动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等。通过观察,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求,为后续的引导和支持提供依据。例如,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观察到有的幼儿能够熟练地搭建出复杂的结构,而有的幼儿则在选择积木和搭建方法上遇到困难,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观察结果,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
(二)引导者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偏离游戏目标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引导。通过提问、启发、建议等方式,帮助幼儿拓展思路,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比如在科学实验游戏中,幼儿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实验步骤是否正确、实验材料是否合适等,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支持者
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适宜的游戏环境,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游戏材料应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对幼儿的游戏成果给予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例如,在美工区投放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颜料、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选择材料进行创作;当幼儿完成一件作品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展示,让幼儿感受到认可。
四、实施“玩中学、学中玩”需注意的问题
(一)游戏环境的创设
空间布局合理:幼儿园的室内外空间应合理划分,设置不同类型的游戏区域,如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等,每个区域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幼儿自由活动,避免相互干扰。例如,阅读区则需要安静的环境,可设置在较为安静的角落。
材料投放丰富: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物质基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需求,投放丰富多样、层次分明的材料。材料不仅要有成品,还要有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建构区,除了提供常规的积木,还可以投放一些纸盒、易拉罐等废旧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创作选择。
营造安全氛围:安全是游戏的首要前提,教师要确保游戏环境和材料的安全性。定期检查游戏场地和材料,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在使用剪刀等工具时,教导幼儿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游戏的选择与组织
符合幼儿兴趣和发展水平:选择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实际发展水平,游戏内容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幼儿感到无聊,也不能过于复杂,使幼儿产生挫败感。例如,对于大班幼儿,则可以开展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合作游戏,如小组建构比赛等,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游戏的教育性和趣味性结合:游戏应在有趣的基础上蕴含一定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玩乐中自然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垃圾分类游戏”中,幼儿通过玩游戏认识不同类型的垃圾和垃圾分类的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环保意识。
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和节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游戏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投入游戏,又不会感到疲劳。
(三)家园合作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游戏活动情况,同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和兴趣爱好,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五、结论
“玩中学、学中玩”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教育理念,它对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多方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通过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实践,以及教师在其中发挥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关键作用,同时关注游戏环境创设、游戏选择与组织、家园合作等方面的要点,能够更好地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幼儿教育中,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实现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充分发挥“玩中学、学中玩”的优势,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和学习机会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