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初中思政社团活动探究
廖光琴
于都中学初中部 342300
前言:
思政社团活动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而生动的学习经验,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家校社协同育人则是一种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青少年教育的教育思想,在初中思政社团活动中融入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可以有效地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与初中思政社团活动的内在关联
(一)家校社协同,为思政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源支持
家长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学校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有系统的课程体系,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社会中有丰富的实践场所,如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社区服务中心,这些都是思政社团的“第二课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三个主体”的合作,可以在人力、物力和场地等方面为初中思政社团活动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从而解决目前初中思政工作中存在的单一性和资源匮乏的问题 [1]。
(二)思政社团活动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载体
学校思政社团通过主题实践、志愿服务和专题研讨等方式,搭建了家校社合作的桥梁。学校可以将学校思政教育的目的传达给家长和社会,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社会力量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来履行育人的职责。三位一体合作,就可以显著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初中思政社团活动改进策略
(一)建立多元化的交流渠道,加强三方信息的交流
构建多层次的沟通桥梁,是家校协同育人的关键。传统的交流模式存在着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的缺陷,而多层次的交流桥梁可以打破这种限制,让学校、家庭、社会能够及时掌握初中思政社团活动的进展和需要。
学校可运用现代资讯科技,建立线上沟通平台,例如“家校社协同育人”APP、小程序等。通过该平台,学校可以实时发布学校思政社团活动的规划、活动安排和成果展示等内容;家长可随时查询孩子参加活动的情况,并给予意见及建议;社会团体亦可了解学校需要,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援。
比如,学校可以开发一个家校协同育人的 APP,思政社团组织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之前,学校利用 APP 发布活动方案,对调研的主题、地点、时间及需要家长及社会协助的事项进行详细的说明。家长们看到这条消息后,就可以积极地为孩子做好调查准备,有些家长更是动用关系,与当地的红色纪念馆取得了免费的参观机会。社会上的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在了解到这次活动后,主动与校方取得联系,并表示愿意在活动期间为社团会员提供线上指导。活动结束后,学生将调查结果制作成照片、录像、报告等形式上传至 APP,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点赞与评论,营造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利用该 APP,实现了家庭、学校与社会间信息交流的畅通,为初中思政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整合三方的优势资源,使社团活动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
家庭、学校、社会各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将这些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可以丰富初中思政社团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增强其吸引力与实效性。学校思政理论课师资力量雄厚,课程体系完善,能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家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资源,家长可借由讲述自己的故事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也为学校等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2]。
例如,学校思政社团可以开展一项“职业体验和价值观培养”的活动,期间学校邀请各行业的家长到学校进行职业讲座,介绍他们的职业特征、工作经历以及职业价值观。一名医生的家长讲述了他在抗击疫情中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对医生的责任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本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文化,体会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的重要意义。社团成员也可以主张回归社区,引导学生参加诸如关爱老人、宣传环保等社区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此次活动整合了家、校、社三方资源,内容丰富,形式生动,让学生既了解了各行业的特点,又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观。
(三)构建协作机制,明确三方责任分工
要保证初中思政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协作机制,明确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责任分工。学校要起主导作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考核;家庭应积极与学校合作,关注孩子的参与,给予必要的支持与鼓励;社会要积极担负起社会责任,为社团活动提供实践场所和专业指导等资源;
比如,学校与地方社区和企业建立长期的思政社团合作机制,学校制定年度思政社团活动方案,明确各项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时间。学校还可以与社区合作,共同制订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由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岗位和指导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开展总结评价。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公司为社团成员提供实习机会及职业培训,学校也会安排思政老师和企业导师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一次“科技创新与思政教育融合”活动中,由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与设计,企业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及实验设备,社区组织学生进行了成果展示与交流,由此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思政社团活动的开展 [3]。
结语:
总之,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开展初中思政社团活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学校思政社团活动的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校、家庭、社会更进一步加强协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4]。
参考文献:
[1] 陈慧娟 , 李铭尧 . 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学校治理格局及其实现[J]. 教学与管理 , 2024(21).
[2] 李泽阳 . 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镇江市小学高年级学生与初中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D]. 南京体育学院,2024.
[3] 陈金花 . 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J]. 2024.
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初中思政实践社团活动的研究——以某中学初中部思政实践社团的活动开展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ZZZ2024-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