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整合路径探索
李一尤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猗氏镇崇相西小学校 044100
前言
作为一项全面性的教育哲学,协同育人着重于优化各类教育资源的集成应用,并通过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机制,旨在全方位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全人发展。本文旨在深入探索并构建一种基于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该模式侧重于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深度融合路径,旨在提出一个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教育策略。其核心目标在于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同时促进其语文技能与德育素养的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人才培养。
一、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班主任也要注意进行道德品质的渗透,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以及加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学习。比如推荐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在这本书中有 100 个关于爱的故事,被称为感动世界的书籍,让学生自选其中的几篇文章来阅读,并且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篇章。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写作大有好处。由于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较多,对于全班学生的兴趣和偏好都有一定了解,所以班主任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按照其喜好推荐不同种类的课外阅读书目,一方面可以学习到一些课外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课外活动远远不止阅读一种形式,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写作以及辩论等活动,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辨别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借助班主任的影响渗透品德教育
由于小学生具有年龄较小、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等特点,所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朝夕相处的人,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班主任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自已的言行,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要严于律己,把自己规范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并且在各方面都要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强大的榜样力量。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其岗位的特点就要求老师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负责敬业的态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老师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老师可以借助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意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这就要求老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外,也要在学生面前留下一个美好的形象。此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注意,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情绪不对或者遇到了什么烦恼,要及时找学生进行谈话,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并且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有效挖掘教材当中的德育内容
于小学语文教育领域,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素材,班主任在语文课程的传授过程中,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发掘教材内嵌的德育元素,并巧妙地将其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境相结合,进而深入剖析与拓展教学内容,旨在全方位培育学生的道德认知与价值观。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还能有效地挖掘并传授教材内隐含的深层德育价值与智慧,从而实现知识教育与品德培养的双重目标。通过整合多样化的教学素材与方法,旨在深化学生对德育核心理念与价值的理解与内化,进而有效指导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
四、在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将语文学科比喻为一门艺术,并通过具象化的教学方法予以呈现,这一做法体现了学科教学的核心特征与创新思路。语文教育并非局限于单调的讲授模式,而是通过鲜活且具象的表现手法来展现主题内涵,此种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班主任教师应牢牢把握教学的核心要素与基本原则。据心理学领域的专家明确阐述,精心构建的教学环境与情境设计不仅能够显著激发学生思维潜力,而且还能有效促进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这一过程对于教育成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班主任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独特价值,精心构建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巧妙融入德育元素,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认知。
五、优化课程组织方式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其角色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与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生活全方位的指导者与塑造者,负责营造一个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在德育元素深入课堂的情境下,班主任秉持着全面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深入剖析并细化课堂教学目标,从学生个体成长与班级整体管理的双重视角出发,精心调整与完善对学生思想认知、学习能力、日常生活习惯等多维度的教育策略与管理模式。此举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全过程的开展中,教师应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其中,学生彼此间展现出相互尊重、理解与互助的精神,并积极展开互动交流,以此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语
于教学实践之中,班主任理应精明地识别并巧妙地融入德育元素于各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在汲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得以道德修养的提升。此举对于小学段学生人格构建与全方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身体及美学素养——均具有深远的影响与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教师需充分展现其专业素养,精心筛选并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涌现的德育资源,营造恰切的教学环境,将德育元素巧妙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之中,确保每一学生都能内化这些价值观念,进而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武瑾 . 试论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的德育渗透 [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36).
[2] 孙杰 .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J]. 新课程(小学),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