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智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活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李虹霏
辰溪县特殊教育学校 419500
前言
培智教育是面向智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模式,它的核心目标是帮助这些学生在认知、社交、情感等方面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尤其是生活数学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字和基本运算,更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日常问题,提升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生活环境建设,进行隐性教育
环境因素显著地塑造着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状态,而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而言,其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尤为突出,这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情感发展。因此,构建符合需求的生活环境对于促进智力障碍学生教育成效至关重要。然而,在着手构建适应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环境之前,教师应首先致力于深入理解这些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特别是识别出其中与数学概念相融合的元素。通过精心设计并利用外部辅助工具,营造一个既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又蕴含数学知识的学习环境,能够显著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进而有效缩短他们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认知距离。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细致观察和精准定位学生生活的具体场景,还需要巧妙地整合教育策略与日常活动,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契机。
以《连减》这一数学概念的教学实践,《连减》作为基本算术操作之一,在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确保学生能深刻理解连减的原理与应用,并熟练掌握十以内的连减计算技巧,本研究特别强调了构建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从而有效促进其数学能力的发展。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相结合,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实际感知与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们直观展示了若干苹果的集合,随后提出问题:假定每位同学都能获得 6 个苹果,之后我再从每份中各取走一个,那么最终还会剩下多少个苹果呢?伴随这一学习环境的构建与优化,学生们逐步掌握了基本数学原理,具体体现在他们能够准确计算出六个苹果减去一个苹果等于五个苹果的过程之中。基于此前提,作者进一步发问:若父母再取走两个苹果,集体中剩余的苹果数量会是多少?显然,该问题的核心在于连续减法的操作,因此,在课堂上面对学生们的沉默,我首先引导他们明确地理解了当教师取出一个苹果后剩余的数量,接着,进一步指导学生计算父母各自取走一定数量后的剩余值,通过这样的步骤,成功地帮助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掌握了连减运算的方法,使其能够实际操作并得出最终答案,从而深化了他们对连续减法的理解与应用
二、连结教材与生活,渗透数学知识
生活数学教材中蕴藏了丰富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融合的信息资源,旨在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无缝对接与整合。因此,在数学教育领域,教师应致力于构建教材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既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出抽象数学概念,亦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并应用数学原理于实际情境之中。这一策略旨在使智力障碍学生能够将数学学习与自身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更加生活化、实践化。
基于《加减混合》这一教学案例,鉴于教材中的问题示例均紧密关联于日常生活实践,旨在为智力障碍学生的数学学习减负,本研究在课程结束后实施了分组活动,并随后呈现了一段动态视觉演示,以此作为教学策略的一部分,旨在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画面中展现了一片湖泊的景象,其中栖息着四只天鹅。随后,其中三只天鹅离群而去,不久后,又有两只天鹅翩然而至。鉴于读者的审视,作者特地邀请学生们阐述他们所观察到的具体内容。在这段时期内,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各个小组工作中,与具有认知障碍的学生共同开展了一项明确的学习任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了编写数学表达式的方法,并教授了如何执行加减法的综合运算技巧。通过实施有效的数学知识传授策略,智力障碍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显著的轻松感,同时,对教材中融入的生活化问题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还显著提升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三、动手操作学具,促进认知发展
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思维特征,其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明显的不连贯性,这一特殊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优化。因此,教师应特别强调采用直观且具象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显著增强知识的可感知性和实践性,进而帮助这些学生更为顺畅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其数学能力的提升与全面发展。基于此策略,教师能够通过精心选择并有效运用一系列教学辅助工具,引导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以此为他们构建起亲身体验和直观理解数学原理的平台。在智力障碍学生运用实物教具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强调对学生操作行为的引导,还需依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智力障碍类型与程度,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通过这一直观且具象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逐步地感知并内化数学概念,从而有效地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特殊教育领域,链接生活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为了充分挖掘并发挥这一机制的潜力,必须辅以恰当且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确保其在实际教育情境中的应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应将智力障碍学生的独特特质与教学大纲相融合,并通过日常生活实践的方式予以展现,以此来推动此类学生全面而健康的成长及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长虹 . 培智学校小学阶段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8):160.
[2] 金苗苗 . 生活化教学让培智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