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的高中语文教学路径研究

作者

刘亚丽

湖南省衡南县第三中学 421156

前言

在全球化浪潮与多元文化冲击的当下,高中语文课堂作为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将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的使命。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脉,爱国主义是民族团结的力量源泉。将二者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能丰富课堂内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更能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1]。本实践探究聚焦于此,旨在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与路径,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让爱国主义精神在语文课堂中深深扎根,助力学生成长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文实践是把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切身经历中加深认识,加强感情,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围绕“传统节日里的家国情怀”“经典古籍中的民族精神”等主题,让学生们充分发掘自己的文化底蕴,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在筹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对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风俗,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故事进行理解,同时也要学习古典典籍中的人物和精神特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加深对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认识。演讲、背诵等活动,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爱国诗词朗诵会”中,学生精心选择了《满江红》、《过零丁洋》这两首爱国诗,声情并茂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在朗诵比赛中,学生就“继承传统文化,肩负时代使命”等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国家自豪感与责任感。还可以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读书分享会、文化展示等,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带来传统文化知识的讲座,举办读书会,让学生交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组织学生书法、绘画、手抄报等各种形式的文化展品,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更积极地投身于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在活动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加深他们的爱国感情,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和道德修养 [2]。

二、参与社会实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参加社会实践是一种将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很好的路径,它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触摸历史、感悟精神,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迹是一项重要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到乐山大佛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乐山大佛巍然而立,学生可以直接地感受到这一世界级古迹的宏伟壮丽,也可以为古代匠人们高超的技术和超凡的创意所折服,领略到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和对更好的生活的期盼,感悟到了传统文化所蕴涵的顽强和睿智,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乐山大佛一千多年来的建设过程,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先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精神。进入乐山美术馆,学生可以看见许多珍贵的文物,从古代的汉代陶俑到精致的明清瓷器,从珍贵的书法和绘画到体现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无一不显示出乐山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藉由访问,学生可以对乐山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并加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自豪,通过郭沫若故居纪念馆,学生可以近距离地了解郭沫若在文学创作和史学研究上的杰出业绩,也可以了解他为祖国、民族的解放而奔走呼号,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的历程,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和生动的图片,学生对郭沫若的爱国主义和献身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激励他们珍惜现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同时也鼓励学生对乐山的民间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嘉州画派的艺术特点,了解乐山的传统烹饪技术,为地方文化的保存与继承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参加由社区举办的爱国主题活动,将乐山的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传播给广大市民,在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把语言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在实践中继承了传统文化,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了知行合一的目的。

三、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强化家校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学校可以开设“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版块,定期召开家长会,将有关的教育内容、目标和实施方案告知家长,使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方向,比如分享语文课堂上对经典爱国诗词的赏析、传统文化故事的讲解等教学活动,让家长明白自己的教育优先事项,举办一系列的家长学校活动,邀请教育领域的权威人士或资深教师来给家长做专题讲座,教导家长如何在家中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并培养孩子的爱国之心,例如引导家长在传统节日期间,与孩子共同参与到包粽子、赏月等民俗活动之中,并将节日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讲给孩子听,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班级微信群、家校通平台等方式,为家长和学生搭建方便的家校联系渠道,老师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爱国情绪的表达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家长也可以在任何时候与孩子在家里的有关行为与感受进行交流,针对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培育爱国情怀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家校合作,进行了探讨,还可以鼓励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例如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亲子朗诵比赛、爱国主义教育成果的展览等,既能促进亲子感情,又能加强家校共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开展多样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加强家校社协同等路径,我们为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语文课堂扎根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杨佳思 . 立足传统文化教学弘扬爱国主义情怀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C]//2021 课程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 . 2021:1-3.

[2] 孙录群 . 立足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情愫——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教育艺术 ,201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