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I 技术在中职美术素描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陈馗
福州市闽侯县美术中等职业学校 350100
引言:
素描作为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使用的(工艺美术专业)第二版教材虽体系完整,但在资源呈现形式、个性化指导等方面难以满足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需求。随着“互联网 + 教育”的深入推进,AI 技术凭借其数据处理、智能交互等优势,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但在素描技巧提升、创作思维拓展等方面仍存在瓶颈。
一、AI 技术应用于中职素描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弥补传统教学资源的局限性
传统素描教学资源以教材、范画、视频等为主,存在更新缓慢、互动性差等问题。(工艺美术专业)第二版教材虽收录了经典案例,但难以实时补充行业前沿素材和新型表现技法。AI 技术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抓取行业动态,生成符合教学需求的新型资源,如数字化素描步骤演示、三维模型解构等,弥补传统资源的时效性不足。同时,AI 资源支持实时交互,学生可通过拖拽、缩放等操作深入观察物体结构,解决传统静态资源的单向传递问题。
(二)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中职学生绘画基础差异较大,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静物素描、石膏像写生等模块中表现出明显的能力分化,部分学生对复杂结构的理解存在困难,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需要更高层次的创作指导。AI 技术可通过学习分析系统记录学生的练习数据,精准识别学习难点,自动推送针对性资源,如为结构薄弱的学生提供分步解构资源,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推送创意组合练习资源,实现因材施教。
(三)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传统素描教学中,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范画演示、作业批改等重复性工作,难以集中精力开展个性化指导。AI 技术可承担部分机械性教学任务,如自动生成标准范画、实时反馈线条流畅度等,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同时,AI 资源可实现全天候学习支持,学生通过移动端随时访问资源库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则可利用AI 分析结果聚焦重点难点教学,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二、AI 技术在素描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一)智能化资源生成与管理
基于(工艺美术专业)第二版教材的核心知识点,AI 技术可生成多元化教学资源。在静物素描模块,通过图像识别与三维建模技术,将教材中的经典静物组合转化为可 360∘ 旋转的三维数字模型,学生可从任意角度观察光影变化和结构关系[1]。在人物素描模块,AI 可根据教材案例生成动态演示资源,直观展示从轮廓勾勒到细节刻画的完整过程,并支持学生调整参数观察不同绘画风格的表现效果。
(二)沉浸式虚拟实训资源开发
利用 AI 驱动的虚拟现实(VR)技术开发素描虚拟实训资源,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基于教材中的石膏像写生内容,构建虚拟写生场景,学生可通过 VR 设备进入虚拟画室,选择不同光照条件、不同角度的石膏模型进行写生练习。AI 系统能实时捕捉学生的绘画轨迹,对比教材标准范例进行结构比例、明暗层次等方面的分析,即时反馈偏差并提供修正建议。这种虚拟实训资源突破了传统画室的时空限制,解决了实训材料消耗大、模型种类有限等问题,尤其适用于学生的石膏像进阶训练。
(三)互动式练习与评价资源构建
针对教材中的课后练习模块,开发 AI 互动练习资源。学生通过平板等终端提交素描作业后,AI 评价系统可从构图合理性、线条运用、明暗表现等维度进行自动评分,并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标注需改进的区域及参考资源链接。例如在静物素描练习中,AI 能识别物体透视偏差,自动调取教材中对应的透视原理讲解视频;在人像素描中,可对比黄金比例参数,提示五官比例问题。同时,AI 系统支持构建学生作业资源库,形成优秀作品案例集,为后续教学提供丰富素材。
三、AI 技术应用的实施路径与注意事项
(一)构建协同开发机制
课程资源开发需建立“专业教师 +AI 技术人员 + 行业专家”的协同团队。专业教师负责梳理(工艺美术专业)第二版教材的核心知识点与技能目标,明确资源开发需求;AI 技术人员负责将教学需求转化为技术方案,实现资源的智能化开发;行业专家则提供前沿设计案例和技术标准,确保资源的实用性。团队需定期沟通迭代,根据教学反馈优化资源内容,如针对学生在“调子表现”模块的常见问题,及时更新AI 反馈算法和辅助资源 [2]。
(二)加强教师AI 素养培训
教师是 AI 资源应用的关键载体,需具备基本的 AI 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应开展专项培训,内容包括 AI 教学工具的操作使用、资源平台的管理维护等,帮助教师掌握利用 AI 分析学生数据、调整教学策略的方法。同时,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 AI 的辅助作用,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如在素描创作指导中,需结合教师的艺术经验与AI 的数据分析,形成“技术 + 艺术”的教学模式。
(三)注重资源的艺术性与技术性平衡
AI 技术生成的资源需兼顾技术性与艺术性。在开发过程中,要以(工艺美术专业)第二版教材的艺术标准为依据,避免 AI 生成内容出现机械僵化问题。例如在人物素描资源开发中,需通过人工校准确保 AI 生成的人物形象符合艺术审美规律,防止技术算法导致的比例失真。同时,要保留传统艺术教学的精髓,如手绘质感、情感表达等,将 AI 资源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而非替代,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结语
AI 技术为中职美术素描课程资源开发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在丰富资源类型、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针对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工艺美术专业)第二版教材开发 AI 教学资源,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助力学生素描技能的提升。在实施过程中,需构建协同开发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平衡技术应用与艺术教学规律,确保 AI 资源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星顺 . 中职素描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N]. 大河美术报 , 2024-05-03(010).
[2] 王进华 , 张勤利 . 虚拟现实技术在美术素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教育现代化 , 2015, (08):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