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走好群众路线的四重维度

作者

张旭东

浙江省余姚市融媒体中心 315400

引言

当下,全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各类传播平台交织融合,重塑着舆论生态与媒介格局。县级融媒作为基层重要的传播力量,身处这一变革浪潮中,其连接党和群众的功能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社会结构的调整与群众需求的多元化,使得县级融媒在基层治理与信息传播中的角色愈发关键,如何在全媒体环境中找准定位、有效行动,成为其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

一、强化互联网思维,提高党的创新理论

在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需深刻理解并运用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媒体的局限,利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与互动性,构建多元传播渠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增强理论的渗透力与影响力,提升群众的理论认知水平。

县级融媒可搭建理论传播的专题网络平台,整合线上资源,例如,《余姚新闻网》和“姚界”APP 可设立专门的“理论学习”频道,采用图文、音视频、互动问答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重大政策精神。结合本地素材制作系列“姚小融说政策”短视频,采用动画、情景剧等生动表现方式,讲解理论知识,真正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借助“姚界”APP 中的社交互动功能,设立“理论有奖答题”专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精准定位主题目标,提升主题宣传传播力

县级融媒要依据本地实际与群众需求,精准定位主题宣传目标,聚焦地方发展、民生实事等关键领域,优化传播策略,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等技术手段,提高主题宣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使宣传内容切实触达目标受众,发挥主题宣传的最大价值[1]。

融媒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本地群众在不同时期关注的热点话题与需求倾向,据此确定主题宣传方向。如每年杨梅丰收季,围绕“乡村振兴看杨梅”主题,制作“田头访谈”短视频、果农故事专栏、农业专家现场讲解等多维内容,展示余姚特色农业的繁荣发展。然后,利用算法推荐,将这些内容精准推送给关注农业、乡村发展的用户群体,同时在本地线下活动场所,如农贸市场、农村文化广场等地,通过大屏幕滚动播放相关宣传视频,扩大主题宣传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提升传播效果。

三、沟通党群喉舌和谐,建设上下同心长城

县级融媒作为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应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一方面准确传达党的声音,确保政策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给群众;另一方面,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与诉求,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促进党群之间的和谐互动,凝聚起上下同心的强大力量。

融媒可定期开设 “党群沟通热线” 直播节目,邀请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走进直播间,针对近期出台的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并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在直播过程中,设置热线电话、网络留言等互动环节,让群众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诉求。例如,在讨论民生保障政策时,群众可通过留言反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政府工作人员现场回应解决办法,对于无法当场解决的问题,详细记录并承诺后续跟进处理。融媒记者深入基层,收集群众对政策落实的反馈意见,整理成专题报道,反馈给相关部门,促进政策的优化与完善,增进党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四、创新群众发展范式,打造特色服务专区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县级融媒需创新发展模式,结合本地特色与群众需求,打造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专区,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服务资源间的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与流程衔接,让群众在专区内就能一站式解决多元需求,同时根据群众反馈动态优化服务内容,让服务更贴合实际、更具温度 [2]。

县级融媒可利用自身平台优势,打造集生活服务、就业指导、文化教育等于一体的特色服务专区。以就业服务为例,与本地人力资源市场、企业合作,在专区内开设就业信息发布板块,实时更新招聘岗位信息,包括企业简介、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详细内容。同时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制作线上课程,为求职者提供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针对本地特色文化产业,如传统手工艺,开设文化传承与发展服务板块,展示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组织线上线下的手工艺培训活动,帮助群众提升技能,促进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实现服务群众的创新升级。

五、构建线上线下同频,走好群众办事路线

县级融媒在推动服务群众方面,不能止步于信息传递,而应聚焦政策指导、联动咨询、政务监督、舆论引导、结果宣传等核心职能,构建“融媒 + 政务 + 服务”的立体化群众办事体系。

《姚界》APP 可设立“政策 e 通办”专区,整合多个政务端口,提供在线事项申请、政策文件查询、业务流程图解等功能。例如,个体工商户通过 APP 办理营业执照,仅需几步即可完成资料上传和电子签章。在此基础上,“姚界”设立“服务代办点地图”,让群众能在家门口找到线下帮办窗口。同时,融媒中心配合政务服务部门,推出“政策执行·监督周报”专栏,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如医保报销难、住房审批慢等问题进行追踪式报道,形成“政策发布—群众咨询—协同解答—结果反馈—典型宣传”的闭环机制。通过这样的“监督 + 宣传”联动模式,真正体现融媒在服务群众过程中的引导力、协调力和传播力,打造群众信任的“融媒办事助手”。

结语

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走好群众路线,需在思维革新、传播优化、沟通强化、服务创新及线上线下融合等维度协同发力。这既是对基层传播规律的遵循,也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县级融媒有望在密切党群关系、助力基层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凝聚基层力量、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孔庆萍 . 县级融媒体中心做强新闻评论的四重维度 [J]. 新闻论坛 ,2023, 37(3):52-54.

[2] 雷慧珊 . 县级融媒体作用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生产与传播研究 [D]. 上海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