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杨保平
阜南县一小城北小学 236300
引言:小学数学中高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北师大版教材具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的特点。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助力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突破传统单一评价局限,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评价内容要涵盖数学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不仅要考察学生对面积计算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来解题,还要关注学生在探究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展现的思维能力,如能否通过图形的割补、转化等方法自主推导公式,以及在小组合作探究时的参与度和合作态度。
(二)发展性原则
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进步。以六年级“比的认识”教学为例,对于学生从最初对比的概念模糊,到逐渐能准确理解比的意义、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教师要记录并肯定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仅依据最终的测试成绩评价学生。
(三)多样性原则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在四年级“认识更大的数”教学中,教师可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自评自己对大数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再组织小组互评,评价小组成员在大数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相互补充,使评价更全面。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课堂表现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密切观察学生表现。在北师大版中高段数学课堂上,观察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是否能积极主动发言,答案的准确性和创新性如何。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乘法”时,对于能想出不同计算方法的学生给予肯定。观察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是否能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观点。在“图形的运动”单元学习中,小组讨论图形对称轴等问题时,记录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将这些课堂表现纳入评价体系[1]。
(二)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不仅关注答案对错,更要注重解题思路。对于北师大版教材中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批注,如在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作业中,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解答,若思路清晰但计算有误,教师应肯定其思路并指出计算问题。除了书面作业,还可布置实践作业,如学习“测量”单元后,让学生测量家中物体长度并记录,教师根据学生实践作业的完成质量、数据准确性等进行评价。
(三)测试评价
定期开展测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评价手段,为精准衡量学生学习成效,必须重视测试内容的多元化构建。除常规设置考查学生对北师大版教材基础知识记忆与基本技能运用的题目外,应大幅增设开放性题目[2]。以六年级“统计与概率”单元测试为例,提供如某社区一周内居民垃圾分类情况的一组复杂生活数据,要求学生依据数据特征,自主筛选并运用合适的统计图表,像条形图、折线图或扇形图进行数据整理,进而深入分析数据背后反映的现象与趋势,以此全方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与创新思维能力。测试结束后,教师需运用专业数据分析方法,不仅要精准计算学生成绩,还要深入剖析成绩分布,通过错题归类,精准定位学生在知识概念理解、公式运用、解题思路等方面的薄弱环节。
(四)学生自评与互评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对照教材目录和学习目标,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四年级“运算律”学习后,学生自评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等,以及在实际计算中的运用能力。组织学生互评,在小组合作完成数学项目后,如完成“设计校园”项目,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在项目中的贡献,包括创意、分工协作、任务完成质量等方面,通过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三、多元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教师培训
学校需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多元评价体系专项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多方面,在制定评价标准上,教师要学习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明确不同学习阶段、学习任务下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态度养成等维度的量化与质性标准。在评价方式运用方面,掌握课堂观察的技巧,如制定观察量表记录学生课堂表现;学会设计多样化作业评价量表,区分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评价要点;熟知测试中不同题型对应考查能力及赋分规则;把握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引导方法,如设计自评互评问卷。培训形式可邀请教育评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剖析多元评价经典案例,随后组织教师分组进行模拟实践,针对案例中的评价环节进行操作演练,并在组内、组间交流分享操作心得与疑问,共同提升对多元评价的实操水平。
(二)家长沟通
学校与教师需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保持高频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在会上设置专门板块,借助 PPT、视频等展示手段,详细阐释多元评价体系。从评价指标构成,如知识技能、思维创新、学习态度等,到各指标评价方式及对学生发展意义逐一讲解。利用家长微信群,定期推送多元评价科普文章、班级学生多元评价成果示例。引导家长在家关注孩子数学学习过程,当孩子完成北师大版数学作业遇难题时,家长记录孩子思考时长、尝试方法、求助表现等,通过微信反馈给教师。教师依据家长反馈,结合在校观察,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实现家校协同,助力学生数学学习成长。
结论
在小学数学中高段教学中,构建和实施多元评价体系对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遵循全面性、发展性、多样性原则,运用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测试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策略,并采取教师培训、家长沟通等保障措施,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学生学习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蔡小苗.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J].数学小灵通(中 旬刊 ),2025, (03):7-8 .
[2] 佟学唬 .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J]. 求知导刊 ,2024,(36) :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