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徐欢

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130000

引言: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存在知识点碎片化、教学环节孤立等问题,难以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深层理解和迁移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单元整体教学则以教材中的单元为基本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打破了传统课时教学的局限,能够更好地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深度学习与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加工、建构和整合,不仅理解知识的表面含义,更能把握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深度学习表现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深度学习要求学生不仅知道分数的定义,还能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并且能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教材中的单元为教学单位,从整体上对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从单元的整体视角出发,分析单元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和逻辑脉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能够避免教学的碎片化,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新北师大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和核心知识点,为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便利。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引领深度学习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是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前提。教师在规划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重要依据,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发展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入手,开展全面且细致的设计工作。如此一来,能够确保教学目标既贴合课程要求与教材编排,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多方面实现协同发展。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明确学生在本单元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点、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新北师大版教材单元内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清晰的知识脉络。首先,要梳理单元内的知识点,明确各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例如,在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三角形”单元中,主要知识点包括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等。其中,三角形的认识是基础,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是难点。教师要明确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三角形的分类是根据三角形的角和边的特点进行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则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其次,要打破课时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和“三角形的特性”时,可以将它们整合为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同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等特性。

(三)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探究活动、合作活动、实践活动等。探究活动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操作等方式获取知识。例如,在新北师大版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单元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模型、动手展开长方体等活动,自主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原理,培养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2]。合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共同完成统计报告。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践活动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单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家庭消费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收集家庭每月的各项消费数据,计算各项消费占总消费的百分比,并分析家庭消费情况。

结论:深度学习理念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新北师大版 1-5 年级小学数学教材具有知识体系系统性强、注重情境化和生活化、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等特点,为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加海 .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J]. 家长 , 2025,(18): 16-18.

[2] 谢丹丹 . 例谈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J]. 全国优秀作文选 ( 教师教育 ), 2025, (03):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