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财政税收对银发经济的优惠政策及促进作用

作者

刘军

安徽省巢湖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238000

当前,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产业基础薄弱与多元需求升级的双重挑战。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入动力。从直接税费减免到间接融资支持,政策工具正形成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支持网络,既破解企业经营难题,又释放老年群体消费潜力,为银发经济规模化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一、我国支持银发经济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一)税收优惠政策

耕地占用税,《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第七条第 1 款及实施办法第8 条,养老服务机构等社会福利机构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契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六条第 2 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养老免征契税。

增值税,财税2016 年36 号附件3、财税2019 年20 号文件,合规养老机构(含民政备案机构)提供的生活护理、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向福利性 / 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捐赠可全额税前扣除;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其免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房产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机构自有 / 免费 / 租赁使用的相关财产免征房产税;福利性/ 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自用房产暂免征房产税。

土地使用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福利性 / 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自用土地暂免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自有 / 租赁 / 免费使用的土地免征。

车船税,《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规定,老年服务机构自用车船免征车船税。

(二)财政补贴政策

居家与社区养老补贴,覆盖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六助”服务,及日间托养、康复护理等。

机构养老补贴,针对长期服务(入住 ⩾30 天)与短期“喘息服务”(入住<30 天)的机构养老服务给予补贴。

二、财政税收政策对银发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养老托育机构可按规定享受“六税两费”顶格减征 50% 的优惠政策,涵盖资源税、房产税等多个税种,直接减轻日常运营税负。企业集团内单位间的资金无偿借贷行为免征增值税政策延长至 2027 年底,有效降低养老企业的融资成本,让更多资金用于服务提升。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养老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分段享受 12.5% 和 50% 的减计优惠,叠加 20% 的税率,显著降低所得税负担。养老机构用电用水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进一步压缩基础运营开支 [1]。2023 年起,企业研发适老化产品发生的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 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成本 200% 摊销。制造业企业享受更优政策支持,为智能养老设备研发提供有力支撑。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适老化研发企业,减按15% 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与研发扣除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二)促进服务供给多元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30.4% ,得益于针对性税费优惠的精准发力。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 90% 计入收入总额,自有或承租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这些政策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养老设施建设 [2]。

机构养老照护收入增长 22.6% ,离不开税收政策对专业服务供给的保障。福利性非营利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符合条件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各地按收住对象类型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 1200 元的运营补贴,与税收减免形成合力,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扩容。

居家养老照护收入增长 18% ,折射出税收政策对家庭养老场景的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水电气按居民价格执行,物业管理费和房产税获得财政补贴。小微企业税费减免和创业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拓展上门护理、助餐助行等居家服务。

适老产业制造端同步增长,适老健身器材制造和康复辅具制造分别增长14.7% 、 12.1% 。企业研发适老产品的费用可 100% 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按200% 摊销。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 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激励企业加大智能监测设备、康复器具等产品创新投入,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条 [3]。

(三)降低消费成本,释放银发群体消费潜力

助行助听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32.2% ,生产这类刚需产品的企业可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部分企业退税比例达 100% ,税负降低后产品终端售价平均下降 15% 左右。健康监测设备收入增长 7.5% ,企业销售家用健康监测设备时,若提供定期数据解读服务,相关收入可享受增值税减按 3% 征收的优惠 [4]。部分地区将社区健康监测设备租赁纳入“银发消费补贴”范围,租赁费用的 60% 可凭发票申请税收返还,既降低使用成本,也扩大了设备的普及范围。

老年旅游服务收入增长 26.2%,旅行社组织老年旅游团,符合条件的可享受旅游服务增值税差额纳税政策,且团费中的交通、住宿支出抵扣比例提高至90% 。企业将税负减免转化为“银发旅游套餐”优惠,人均费用降低 20% 以上,带动更多老年人参与旅游消费。文化娱乐消费领域的扩容,也与税收激励直接相关。剧院、文化馆对老年群体推出的低价场次,相关收入免征增值税;老年书画、声乐培训等机构,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 300 万元的部分按 5% 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让利让文化消费门槛降低,老年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频次同比增长 18% 。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降低成本、引导投资、优化生态,既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又保障了老年群体权益,还培育了经济增长新极点,实现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今后需扩大优惠覆盖面,强化与金融、产业政策的协同,随着长效机制建立,财政税收政策将持续释放红利,推动银发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中国式养老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怀旭 , 兰亚红 . 税收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J]. 山西财税 ,2025,(02):19-21.

[2] 李香菊 , 谢瑾惠 . 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25,(01):30-39.

[3] 原新 , 陈友华 , 李志宏 , 等 .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跨学科专家笔谈[J]. 人口与经济,1-25.

[4] 李冰 . 财政税收政策在银发经济与医护服务融合发展中的优化策略研究 [J]. 中国科技投资 ,2024,(2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