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常见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崔秀立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郭家店镇综合服务中心( 畜牧服务站) 吉林省四平市 136502
1、引言
肉牛会患上蛔虫、肝吸虫、牛皮蝇、牛虱等常见的寄生虫病,这些寄生虫通过不同传播途径危害肉牛健康,像蛔虫主要侵扰消化系统影响营养吸收,肝吸虫破坏肝脏功能使生产力下降,牛皮蝇和牛虱分别引起皮肤病变和贫血症状。当下虽然有些防控手段有效果但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药物滥用让抗药性问题更严重、单靠一种防控措施作用不大,所以综合防控技术很重要,把环境卫生管理、饲养优化、疫苗接种、药物防治、生物防控等多种手段整合起来能大大提高防控效果。本研究想要系统地探讨肉牛寄生虫病综合防控技术,为行业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引导以帮助肉牛养殖效益提高、畜产品安全得到保障。
2、肉牛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及危害
2.1 主要寄生虫病种类及分布
全球肉牛养殖业近年发展迅速,但寄生虫病仍是阻碍该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近五年调查数据显示,蛔虫病、肝吸虫病、牛皮蝇蛆病、牛虱感染等是肉牛常患寄生虫病且这些疾病在不同地区有着明显地域性分布特征,像温暖潮湿的南方地区肝吸虫病发病多而北方寒冷地区牛皮蝇蛆病更常见,并且蛔虫病在全球都存在,对肉牛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研究显示亚洲和非洲肉牛养殖场蛔虫病感染率达 30% 以上,而欧美发达国家因饲养条件和防控措施改进感染率降到 10% 以下,另外集约化养殖环境中牛虱感染较普遍,冬季圈舍通风不好时感染率能超 50% ,这些寄生虫病不但威胁肉牛健康,而且影响肉牛生产性能间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
2.2 寄生虫病对肉牛生产的影响
肉牛生产受寄生虫病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像体重增长、饲料转化率、繁殖性能等关键指标都受影响,因为寄生虫会把宿主的营养物质当作食物并对消化系统功能造成损害从而阻碍肉牛正常生长,另外牛皮蝇蛆病会使肉牛出现皮肤损伤和应激反应进而让胴体品质和市场价值进一步降低,而牛虱感染会让肉牛浑身瘙痒且皮肤发炎从而使采食量减少还可能引发细菌二次感染,经济上全球每年因寄生虫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在中国估算一下肉牛生产因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占总产值的 8%-12%,所以加强寄生虫病的防控既是对肉牛健康的关键保障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2.3 寄生虫病传播途径及风险因素
肉牛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繁杂,像粪口传播、水源污染、媒介昆虫叮咬、接触传播等方式都包含在内,其中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常常让蛔虫卵、肝吸虫囊蚴进入肉牛体内从而造成新的感染循环,而牛皮蝇蛆病靠成虫在牛体表产卵且幼虫侵入皮下组织完成发育,牛虱感染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播且在密集饲养时更易扩散。环境里的温度、湿度、卫生状况等因素对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影响重大,例如高温高湿利于寄生虫卵和幼虫存活繁殖,圈舍卫生差会让疾病传播风险加大,并且管理不好同样是重要风险因素,像过度拥挤、饲料差、没定期驱虫计划等都算。
3、肉牛寄生虫病综合防控技术
3.1 环境卫生管理
寄生虫病的发生与传播直接受肉牛养殖环境清洁程度的影响,这几年规模化养殖普及开来后,肉牛寄生虫病防控的核心环节之一变成环境管理,因为研究显示养殖场粪便堆积、水源污染、饲料储存不当是寄生虫滋生的主因,所以定期清粪并做无害化处理能大幅减少蛔虫、肝吸虫等寄生虫卵囊残留,并且保证水源干净、饲养地干燥通风也很关键。
3.2 饲养管理优化
降低肉牛寄生虫感染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是科学的饲养管理,优化饲养密度、提升饲料质量并合理规划放牧时间能有效削减寄生虫传播机率,像高发季不长时间让牛在潮湿草地放牧可大幅降低牛皮蝇与牛虱感染几率,并且给肉牛喂营养均衡的饲料以增强免疫力也是防控寄生虫病的好法子,近五年国内外好多研究表明精细化饲养管理模式下的养殖场寄生虫病发病率为传统模式的 25%- 40% ,这一成果不但体现在疾病防控方面而且经济效益也更高,所以肉牛养殖业中饲养管理的优化很重要这一点不能忽视。
3.3 免疫预防策略
在现代养殖业里,免疫预防是重要工具且在肉牛寄生虫病防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像专门针对肝吸虫等特定寄生虫开发出的疫苗已被证明能大大降低感染率,不过寄生虫种类多且变异能力强使得疫苗研发面临不少难题,这几年科研人员试着把传统疫苗和新型佐剂相结合以提高免疫效果,实验数据表明接种肝吸虫疫苗后肉牛感染率能降到 5% 以下并且还能减少化学药物用量,这种做法既减轻了寄生虫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又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所以以后免疫预防技术若进一步推广有望成为肉牛养殖业主要的防控手段 [2]。
3.4 化学药物防治
当前肉牛寄生虫病防控中化学药物防治是最常用方法之一,不过得谨慎使用,因为长期用一种药物会使寄生虫出现抗药性而使治疗效果变差,所以合理选择驱虫药物并轮换不同类型药物非常关键。这几年科研人员开发了不少像伊维菌素、阿苯达唑这类高效低毒新型驱虫剂且实际应用时效果不错,统计显示按科学药物防治方案来能使肉牛寄生虫感染率降 40% 还多,但是过度用化学药物可能损害环境,所以一定要严格遵守用药规范以保证安全与可持续性。
3.5 生物防控方法
近年来,一种环保又高效的寄生虫病防治手段——生物防防控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天敌生物来控制寄生虫种群数量或者用植物源杀虫剂代替传统化学药物成了研究热点。例如,有些昆虫捕食者能很好地抑制牛皮蝇幼虫的繁殖,并且从苦楝树提取的植物源化合物对牛虱有很强的杀灭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应用生物防控技术不但能使寄生虫感染率降低,而且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虽然当下生物防控技术成本高且推广范围小,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在肉牛养殖业里它的应用前景会非常广阔 [3]。
4、结论
本研究系统分析肉牛常见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和防控现状后提出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核心内容包括环境卫生管理、饲养优化、疫苗接种、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控,此技术支持下寄生虫感染率和发病率达显著降低程度,定期驱虫加环境改善能使感染率降 40% 以上且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联合能将某些寄生虫病发病率控制在 5% 以内。另外引入生物防控技术显示出用天敌生物、植物源杀虫剂等手段巨大潜力且给减少化学药物依赖带来新想法,研究成果为肉牛养殖业制定科学有效防控策略并且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升经济效益打基础,往后这个领域要进一步加强生物防控技术研发推广并且要重视防控措施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才能让肉牛养殖业朝着更高效、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仕亮 . 肉牛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控技术研究 [J]. 现代畜牧科技 , 2025, (06): 144-146.
[2] 范鑫 . 肉牛场常见疫病问题与防治措施 [J]. 农业工程技术 , 2025,45 (15): 95-96.
[3] 毛李博 . 肉牛常见病的防治技术分析 [J]. 农业科技创新 , 2025,(15):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