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散货卸船作业人员配置与设备运维协同的效率优化机制及实践

作者

杜艳飞

江苏宏泰港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 215600

引言:

近年来,国际贸易的规模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散货运输需求持续增长,港口在全球物流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散货卸船作业具有装卸量大、时间敏感和连续作业的特点,对人员和设备的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现实操作中,部分港口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设备维护滞后和调度不科学等问题,导致作业效率下降甚至安全事故发生。一方面,人员数量与作业任务不匹配,或出现人力冗余,或存在岗位空缺,使得劳动效率和协作水平受到制约。另一方面,设备维护未能与作业计划有效衔接,运维与生产之间缺乏联动,造成突发故障频发,影响整体作业进度。因此,探索人员配置与设备运维协同的效率优化机制,不仅能够提升卸船作业的组织化和系统化水平,还能降低运行成本和安全风险,推动港口作业向智慧化、精细化发展。本文以散货卸船作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人员配置与设备运维的协同关系,提出优化路径,并结合实际案例展开验证与总结。

一、散货卸船作业的特点与现状问题

(一)作业特点

散货卸船作业涉及翻车机、皮带输送机、斗轮机等多类设备的协同运转,同时需要岸桥司机、机械操作员、维修人员和现场指挥员的密切配合。作业流程链条长、环节多,对调度与衔接要求较高。随着船舶吨位的提升,单次卸船量巨大,作业强度不断增加,设备高负荷运行已成为常态。由于散货颗粒特性复杂,粉尘、湿度和腐蚀等因素还会对设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对运维提出更高要求。

(二)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

部分港口人员编制仍沿用传统经验模式,未能根据船型变化与作业工艺调整岗位数量,导致人员利用率低。部分岗位工作重复,职责划分模糊,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同时,新老员工在技能水平上存在差距,培训机制不足,影响整体协同效率。

(三)设备运维的主要不足

多数港口的设备运维依赖定期检修,缺乏基于状态监测的预防性维护,设备故障的不可预测性较强。检修与生产计划衔接不足,常常出现设备检修影响作业或设备在高负荷中突发故障的情况。此外,信息化水平不高,运维数据利用不足,无法实现科学决策与资源调配。

二、人员配置与设备运维的协同逻辑

(一)协同关系的本质

散货卸船作业的人员与设备并非独立运行,而是高度依存的整体。人员的调度直接影响设备利用率,设备的稳定性又决定人员的劳动效率。二者之间的协同,是效率优化的关键。

(二)协同机制的必要性

在传统模式下,人员配置和设备运维各自独立规划,容易出现“设备等待人员”或“人员等待设备”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通过协同机制,能够在任务安排、时间调度和资源分配中实现统一规划,降低等待时间,减少冲突与冗余,形成整体效率最大化。

三、效率优化机制的策略设计

(一)基于作业流程的岗位优化

对散货卸船全流程进行梳理,明确各环节所需岗位及职责,避免职责重叠和空档。例如,在翻车机操作环节增加辅助岗位,分担高强度操作任务;在设备巡检环节增加动态监测人员,实现实时信息反馈。通过岗位重构,实现人员投入的合理化与均衡化。

(二)基于数据驱动的设备运维模式

应用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对关键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大数据分析建立设备健康档案,预测潜在故障趋势。运维计划应与作业计划相联动,采用预防性和预测性维护相结合的模式,减少突发故障,提高设备可用率。

(三)基于协同调度的信息平台

建设统一的信息调度平台,将人员排班、设备运维计划与船期作业需求进行整合,实现任务分配的透明化与智能化。平台可实时显示作业进度,自动预警设备异常,并根据情况动态调整人员和设备安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四、实践探索与应用成效

(一)案例实践

某大型散货港口在近年引入人员与设备协同优化机制,通过对岗位配置进行重组,将部分辅助性岗位调整为动态巡检岗位,使得设备异常能够及时发现并快速响应。同时,建立智能化运维平台,实现了对翻车机和输送机的实时监控,结合AI 算法对运维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更为科学的检修计划。

(二)成效分析

在实施后的半年内,港口散货卸船效率平均提高 15% 以上,单船平均卸货周期缩短近 10 小时。设备故障率显著降低,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约 40% 。人员利用率提升明显,员工加班情况减少,劳动生产率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作业安全性显著改善,事故率下降,作业现场秩序更为规范。

结语

散货卸船作业人员配置与设备运维的协同,是提升港口效率与安全水平的关键抓手。通过岗位重构、数据驱动的运维模式和信息化平台建设,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实践表明,协同优化机制不仅改善了作业效率,也提升了员工积极性和设备稳定性,为港口运营的精益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支撑。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调度系统的进一步应用,人员配置与设备运维的协同将更加精准与高效,散货港口的作业模式也将不断创新,迈向智慧港口的新阶段。同时,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将进一步融入其中,设备运维将更加注重节能降耗与环保效益,人员配置也将体现柔性化与人性化管理,使港口在保持高效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与环境价值。

参考文献:

[1] 鲍帅涛 . 港口设施现代化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分析 [J]. 中国航务周刊 ,2025,(26):54-56.

[2] 马晨 . 中国港机设备行业能否引领行业的发展?访上海起重运输机械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黄建华 [J]. 起重运输机械 ,2025,(11):4-7.

[3] 贺科达 . 卸船 B 路工艺改造对物流作业流程的提升作用 [J]. 中国航务周刊 ,2025,(2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