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治疗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措施研究
周海倩
化州市合江畜牧兽医事务所 广东省茂名市 525141
引言
生猪生长中,若感染传染性胸膜炎问题且缺乏科学治疗措施,则会对生猪所具备的生长能力造成损伤,延迟生猪出栏时间或者降低生猪出栏时的重量,最终对养殖户经济收益造成损伤。利用规范化的治疗方法,可减少这类疾病对生猪造成的负面作用,养殖户也要在兽医指导下做好环境管理以及饲养管理等工作,帮助生猪保持健康生长状态以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1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
生猪养殖当中猪接触传染性胸膜炎的发病率较高,从病原特性角度来看此类疾病的致病菌具有多种血清型,并且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毒力以及免疫原性区别较大,因此整体防控难度偏高。从各地养殖数据上来看,国内部分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场当中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率可达 30%~50% ,少数养殖场感染率达到 80% 以上。高感染率问题不但为养殖场带来疾病治疗方面的资金支出,还会引起生猪死亡以及生长性能下降等问题,进而间接影响到猪肉产品质量,不利于生猪养殖行业持续发展。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生猪均可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但以 3 月龄左右的仔猪和育肥猪为主。仔猪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发病反应相对严重且死亡率较高。据统计感染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仔猪死亡率可达 20%~50% ,其中在养殖管理条件不达标、环境卫生差的养殖场死亡率更高。育肥猪感染后虽然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会导致生长阻滞,料肉比下降进而增加养殖成本。母猪若患有这类疾病则会增加流产概率,部分情况下还会出现产死胎等繁殖障碍问题。
2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变化
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可根据发病情况划分成不同类型,并且参处于不同发病阶段的生猪,在病理变化方面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处于急性感染阶段的生猪会在肺部出现明显病变,一般在感染后的
天内肺部开始呈现充血水肿状态,进行病理解剖可发现这类生猪的肺部呈暗红色,质地变实且肺重量相较于健康猪可增加 20%~30%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肺泡内存在大量炎性细胞,肺内伴有浆液性渗出物导致肺泡腔变小,此时生猪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受损。
处于亚急性阶段的生猪肺部病变以肝样变为主,经观察可得生猪肺部转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质地坚硬如肝脏。此阶段肺组织的实变区域可占据整个肺叶的 50%~70%. 。受大量纤维素渗出和组织坏死的影响,患病个体的肺部表面会形成一层厚假膜,这层假膜与肺部以及胸膜之间粘连度较高,且患病个体的胸腔内部积聚大量脓性渗出液,经测量可得渗出液的总量在 500~1000ml 之间。处于这一发病阶段的生猪精神状态不佳,进食量下降的同时生长发育受阻。
慢性阶段的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理变化则以肺部的纤维化和粘连为主,此时肺与胸膜之间的粘连程度更高,若缺乏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整个胸腔内器官均出现粘连。受慢性感染的影响,生猪生长速度明显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且平均日增重相较于健康猪降低 30%~50% 。除了肺部病变外,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还会对其他器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患病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肿胀、空泡变性等病变,损伤肝脏及肾脏的代谢能力。
3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策略
3.1 西医治疗方案
对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治疗时,可采用西医治疗方案来帮助生猪恢复到健康状态。处于急性感染其的生猪需采取注射给药以迅速控制病情。目前针对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注射头孢噻呋钠为主,这类药物对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时用药剂量为 5mg/kg.bw,每天 1 次连续用药 3-5 天。这类药物可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对感染区域的病原菌进行抑制以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对于病情相对较轻的病猪可选择口服给药的方式,阿莫西林在治疗生猪疾病当中使用频率较高,对患病个体进行药物灌服时需要将用药剂量管控在20mg/kg.bw,每天2 次连续用药5-7 天。
日常喂养方面也可考虑在生猪饮用水中添加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磺胺类药物如磺胺二甲嘧啶,在饮水中的添加剂量为每升水添加 0.5-1g ,连续使用 3-5 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泰乐菌素,在饮水中的添加剂量为每升水添加 0.2-0.3g ,连续使用5-7天,这类药物可与病原菌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抗菌效果。养殖户还可采取口服利巴韦林片的用药方案,药物剂量则要管控在 20mg/kg .bw,连续用药3 天后即可显著降低发病率。
3.2 中兽医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案强调固本培元,可采取中药注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方面需取 20g 皂荚,加入 180mL 蒸馏水并充分搅拌均匀后,经煮开并小火煎熬至约100mL ,后续结合各类过滤方案去除杂质,通过于汤内加入部分苯酚,待其溶解后转移至输液瓶开展高温杀菌处理。杀菌完成后取上清液稀释到 500mL 并再次灭菌,由此得到可供使用的药物。具体注射方面要结合生猪所处生长阶段以及体重指标选择适配剂量,通常每头生猪单次注射量为 4-10mL 。皂荚本身具有显著的祛痰效果,能有效改善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所引发的呼吸道痰液增多等症状,通过促进痰液排出以减轻呼吸道堵塞,帮助生猪逐渐恢复到正常呼吸状态以促进恢复。
兽医工作者还可将杏仁、枳壳、枇杷叶、桑白皮以及白芥子各 18g 研磨成粉末状,配以 24g 知母、 30g 大腹皮以及 9g 菜菔子来进行煎煮,或磨成粉冲入开水以制成药汤,放置室温后灌服给患病个体。这类药方本身有着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于冲制过程中可适当添加些许芝麻油或者蜂蜜来提高疗效,充分调整生猪的身体机能来调节因疾病所引起的热毒内蕴、气血瘀滞等病理状态,缓解肺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帮助生猪恢复到健康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兽医治疗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措施进行研究时,可以从西药治疗方案与中药治疗这两个方面进行,充分规范兽医治疗思路以帮助生猪病情得到改善,在这一过程中提高生猪养殖质量及其养殖成效。
参考文献:
[1] 何振红 .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05):196-198.
[2] 崔颖 .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应用中兽医治疗分析 [J]. 吉林畜牧兽医 ,2025,46(01):43-45.
[3] 郭长城 . 山东沂南县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诊治 [J]. 农业工程技术 ,2025,45(01):104-105.
[4] 李培德 , 张苏茹 , 许红喜 , 等 .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减抗背景下的综合防控策略 [J]. 浙江畜牧兽医 ,2024,49(0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