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供应链协同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影响分析

作者

王晓蓓

山东永能节能环保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引言

全球化与数字化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博弈。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对响应速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供应链协同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协同,企业能够形成战略联盟,实现互利共赢。协同不仅改善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还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协作,实现价值链的整体优化。研究供应链协同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有助于揭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提升效益的路径,并为管理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

一、供应链协同的运行机制

1. 供应链协同的内涵与特征

供应链协同是一种以资源整合和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管理模式,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企业在供应链协同中不再是单一主体,而是作为网络节点与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形成共同体。其内涵体现在战略协同、信息协同和流程协同三个层面。战略协同强调目标一致性,通过长期合作协议确定利益分配方式;信息协同依赖信息技术平台实现需求、库存、订单的透明化;流程协同则体现在生产、运输、销售的链条优化。特征表现为高频的信息交换、跨组织的资源共享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2. 信息共享在供应链协同中的作用

信息共享是供应链协同的核心环节,关系到决策的科学性和反应的及时性。企业通过 ERP 系统、供应链管理软件以及移动端信息平台,将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动态信息进行实时传递,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例如,某食品加工企业应用用友 NC Cloud 系统,将销售终端的订单数据直接传输至生产车间,并同步反馈至原料供应商。供应商可以根据系统中的实时数据调整供货节奏,避免原料积压或短缺。经销商也能通过共享平台监控库存,及时调整补货数量。信息共享的价值在于减少因信息滞后造成的决策失误,提升计划执行的精准度。案例显示,该企业在引入共享系统后,原料周转率提升了 30% ,生产计划变更次数减少了 40% ,物流环节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信息共享不仅推动了数据透明,还为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3. 流程优化的具体路径

流程优化是供应链协同落地的关键环节,决定了资源配置能否实现高效。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与再造业务流程,实现生产环节与物流环节的紧密衔接。例如,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实施金蝶供应链协同平台后,对采购、生产和配送环节进行了全面梳理。原本需要人工逐级传递的采购信息被自动化系统替代,减少了审批时间和重复沟通环节。在物流环节,该企业引入智能调度软件,利用算法优化运输路径,降低了车辆空驶率。结果表明,该企业整体供应周期缩短了 20% ,运输成本下降 15% ,客户订单的准时交付率从 85% 提高到 96% 。流程优化不仅体现在信息传递的效率提升,也体现在资源利用的合理化配置。通过供应链协同下的流程优化,企业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形成稳固的经济效益提升基础。

二、供应链协同对经济效益的提升路径

1. 降低运营成本的实现方式

供应链协同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环节重复,直接带动运营成本下降。企业在协同体系下能够通过统一的计划与共享的信息平台,避免库存积压和原材料过度采购。某纺织企业应用金蝶K3 Cloud 系统后,打通了供应商、生产车间和经销商之间的数据接口,所有原材料的采购需求都与生产计划实时匹配,采购环节的盲目性消除,仓储压力明显减轻。仓库原本长期滞留的面料在平台协同作用下实现快速周转,资金占用率下降超过 25% 。物流环节中,该企业借助智能调度功能,减少了重复运输和空车返程,运输成本下降近 20% 。财务数据显示,该企业在实施协同管理两年内,总体运营成本下降了 18% ,利润空间得到释放。供应链协同以可视化、智能化的方式优化运营环节,形成了稳

定的成本节约效应。

2. 提升市场响应速度的效益表现

供应链协同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进而增强客户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某电商平台与其上游供应商建立实时协同机制,通过用友 U9Cloud 对接商品销售数据与生产端计划。系统能够根据消费者订单的波动情况自动调整生产指令,供应商根据需求动态补充原材料,实现产销之间的精准对接。在销售旺季,企业利用平台预测功能提前储备关键商品,避免缺货风险。物流环节采用顺丰科技提供的智能仓配系统,缩短了订单处理与发货的时间。数据表明,该平台在实施供应链协同后,商品平均交付周期由原来的五天缩短至两天,客户满意度指数上升 15 个百分点,复购率显著增加。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直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并带动整体销售收入增长。

3. 促进企业利润增长的逻辑机制

供应链协同通过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某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引入浪潮 GS Cloud 系统后,建立了覆盖供应商、批发商与零售终端的协同网络。供应商在系统中直接上传药品库存与生产进度,经销商根据实时需求调整采购,零售终端则通过平台即时补货。药品周转周期由原先的 45 天缩短至 28 天,库存积压减少,资金流动性增强。配送环节利用系统的路径优化功能,缩短了药品送达时间,提高了终端药店的经营效率。财务数据显示,该企业在引入协同系统后,年度净利润增长率达到 22%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协同机制下,企业通过资源高效配置与服务价值提升,实现了规模效应和利润扩张。

结论

供应链协同通过信息共享、流程优化和战略合作,使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具备了资源整合和高效运作的能力。协同机制的运行减少了交易成本,提升了决策精准度,推动了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升。实际案例表明,企业在应用本土化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后,库存周转率、资金流动性和客户满意度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明. 供应链协同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21, 29(6): 112-121.

[2] 陈伟. 基于信息共享的供应链协同运行机制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2020, 34(3): 87-96.

[3] 周强. 数字化背景下供应链协同与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 企业经济 , 2022, 41(5): 45-53.

[4] 王鹏 . 流程优化视角下的供应链协同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探讨 [J].商业研究 , 2019, 41(10): 66-74.

作者简介:王晓蓓 出生年月:1988 年3 月 性别:女 民族; 汉族 籍贯: 职称:中级职称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