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廖英秀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架桥镇祠堂小学 415702
一、引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小学英语课堂现状
1.1 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尤其是三年级作为起始年级,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即学生能够主动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并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更能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其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变化做好准备。
1.2 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虽然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课堂活动设计不够生动有趣,难以持续吸引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的小学生;教学方式有时仍偏重知识灌输,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足;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但教学活动往往难以充分顾及;评价方式也多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不够。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2.1 情境创设与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开启自主学习之旅的钥匙。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资源,将抽象的英语知识融入具体、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在教授水果类单词时,可以创设“水果超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对话。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运用上,学习的主动性随之提高。
2.2 情境中的任务驱动
在创设的情境中,巧妙设置带有挑战性的小任务,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自主学习动机。例如,在“水果超市”情境中,可以设置“帮老师买三种今天学的单词对应的水果”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需要主动去记忆、查找、询问相关的英语单词和句型。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寻求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自主学习。
三、实施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3.1 小组合作与互动交流
合作学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三年级学生虽然独立能力有限,但已有初步的社交意愿。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堂活动中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例如,在进行英语歌曲或小对话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和表演。在小组内部,学生需要分工合作,有的负责领读,有的负责动作表演,有的负责纠正发音。这种互动交流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集体中学习,如何倾听他人意见,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这些都是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小组内的自主学习探索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鼓励小组内部进行自主探索。例如,在学习一个新的故事时,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先尝试自己阅读和理解,然后讨论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答案。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但主要让小组自己解决问题。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获取新知,从而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引入游戏化教学,提升自主学习效能
4.1 游戏化教学的设计原则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将游戏元素和机制融入英语课堂活动,能够极大地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时,应遵循趣味性、竞争性、教育性和适度性原则。趣味性是基础,能吸引学生投入;适度的竞争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教育性确保游戏服务于教学目标;适度性则避免过度游戏化而冲淡学习本身。例如,可以设计“单词接龙”、“看图猜词”、“英语版你画我猜”等游戏。
4.2 游戏中的策略运用与反思
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了获胜,会不自觉地运用各种策略。例如,在“单词接龙”游戏中,学生需要快速回忆和运用所学词汇,思考下一个合适的单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后的反思,如“你用了什么方法记住那个难单词的?”“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你还可以尝试什么方法?”。这种反思过程,正是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它促使学生从“为了玩而玩”转向“在玩中学习和思考”,提升了自主学习的效能。
五、利用多元资源,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5.1 课堂资源的多元化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课堂资源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除了传统的教材和教具,教师可以积极引入绘本、英文歌曲、动画片片段、简单的英语学习 APP等资源。例如,利用色彩鲜艳的英文绘本进行阅读教学,利用节奏明快的英文歌曲进行语音和词汇教学,利用动画片片段进行情境理解和口语模仿。这些多元资源的整合,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索不同资源的兴趣。
5.2 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进行拓展学习
在课堂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步。例如,在学习了动物类单词后,可以推荐相关的英文绘本或歌曲给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和欣赏;鼓励学生利用简单的英语学习 APP 进行单词拼写或听力练习。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资源查找和使用方法,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这种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学习,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广阔天地。
六、结语:持续观察与反馈,完善自主学习培养体系
6.1 成长档案与过程性评价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观察和引导。建立学生英语学习成长档案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档案中可以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完成的小任务、作品(如手绘单词卡、简单句子书写)等。通过定期回顾成长档案,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努力程度、策略运用和进步幅度,而非仅仅看重结果,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学习的持续发展。
6.3 反思与展望
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教学设计,将培养策略有机融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通过创设情境、合作学习、游戏化教学、利用多元资源以及建立成长档案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其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三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引导和培养,定能为他们未来的英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庆祥 , 李红梅 .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 [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9.
[2] 王蔷, 钟梅.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课程 . 教材 . 教法 , 2018, 38(5): 78-83.
[3] 蔡基刚. 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外语界 , 2017(3):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