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西藏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作者

张涛

朗杰学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西藏贡嘎 850700

引言

西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牛羊养殖是当地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然而,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得寄生虫病在牛羊中广泛流行,给养殖户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寄生虫病不仅削弱了牛羊的免疫力,还可能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寄生虫病的防控形势愈发严峻。因此,深入研究和推广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对于保障西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流行现状、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策略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为西藏地区牛羊寄生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西藏牛羊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危害

1.1 常见寄生虫病种类

西藏地区牛羊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包括消化道线虫病、肝片吸虫病、绦虫病、球虫病等体内寄生虫病和螨病、蜱虫、鼻蝇等体外寄生虫病。消化道线虫病主要通过粪便传播,感染后的牛羊会出现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肝片吸虫病则多发于靠近水源的草场,感染后牛羊肝脏受损,导致腹胀、黄疸,最终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绦虫病主要寄生于牛羊肠道,导致肠道炎症和营养不良。球虫病多见于幼龄牛羊,感染后会引起急性腹泻和脱水,甚至死亡。螨病则主要寄生于皮肤,导致瘙痒、脱毛,影响牛羊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1.2 流行特点

西藏地区寄生虫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春季和秋季是寄生虫病的高发期,此时气温适宜,湿度较大,寄生虫的繁殖和传播速度加快。例如,肝片吸虫病在靠近水源的低洼草场较为常见,而螨病则多发于冬季,主要寄生在牛羊的皮肤上,导致皮肤瘙痒、脱毛等症状。此外,不同地区的寄生虫病种类也有所不同。在海拔较低、气候湿润的地区,消化道线虫病和肝片吸虫病较为常见;而在高寒地区,球虫病和螨病的发病率较高。这种地域性差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牛羊的饲养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1.3 对牛羊健康和经济的影响

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健康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感染寄生虫的牛羊通常会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繁殖能力降低等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以肝片吸虫病为例,感染后的牛羊肝脏受损,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体重减轻,生产性能下降。此外,寄生虫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增加了养殖成本,给养殖户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统计,寄生虫病每年给西藏地区牛羊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估值高达数千万元,严重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

2.1 临床症状观察

临床症状观察是初步诊断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不同寄生虫病表现出的症状有所不同。例如,感染消化道线虫病的牛羊会出现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感染肝片吸虫病的牛羊则可能表现出食欲减退、腹胀、黄疸等症状;而感染螨病的牛羊则会出现皮肤瘙痒、脱毛等症状。通过仔细观察牛羊的行为、食欲、粪便等,可以初步判断寄生虫病的类型,为进一步的诊断提供依据。然而,仅靠临床症状观察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程度,因此还需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2.2 实验室检测技术

实验室检测是确诊寄生虫病的关键环节。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粪便检查、血液检查和皮肤刮片检查等。粪便检查主要用于检测消化道寄生虫,如线虫、绦虫等;血液检查可用于检测血液寄生虫,如锥虫等;皮肤刮片检查则用于检测螨虫等体外寄生虫。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实验室分析,可以准确识别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也被应用于寄生虫病的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寄生虫的核酸,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2.3 辅助诊断方法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影像学检查诊断寄生虫病。例如,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测肝片吸虫病引起的肝脏病变;X 光检查则可用于检测肺吸虫病引起的肺部病变。此外,免疫学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可用于检测寄生虫感染的抗体,为早期诊断提供帮助。这些辅助手段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尤其在寄生虫病的早期诊断和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三、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3.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寄生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寄生虫病,应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治疗消化道线虫病可使用盐酸左旋咪唑、阿苯达唑等药物,牛、羊每千克体重 10-15mg 口服治疗;治疗肝片吸虫病可使用硝氯酚、三氯苯达唑等药物,硝氯酚粉剂为牛每千克体重 3-4mg ,羊每千克体重 4-5mg 口服治疗,也可选用针剂治疗;三氯苯达唑用混悬剂或丸剂投服治疗均有疗效。在使用药物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疗程进行,避免过量或不足,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近年来,随着新型抗寄生虫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药物治疗仅能解决当前的感染问题,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还需结合其他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控。

3.2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预防寄生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针对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如棘球蚴(包虫病)已有相应的疫苗可供使用。通过疫苗免疫,可以增强牛羊的免疫力,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确保免疫效果。然而,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免疫持久性等问题。因此,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疫苗研发,提高疫苗的质量和效果,为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3.3 饲养管理优化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基础。养殖户应定期清理圈舍,保持圈舍干燥、清洁,避免寄生虫滋生。同时,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摄入,增强牛羊的抵抗力。此外,定期驱虫和轮牧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通过定期驱虫,可以清除牛羊体内的寄生虫,减少感染机会;轮牧则可以避免牛羊长时间在同一个草场放牧,降低寄生虫的传播风险。此外,加强草场管理和水源保护,减少寄生虫的滋生环境,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环节。

四、结语

西藏地区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流行现状、诊断技术和防治策略。通过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保障牛羊的健康和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未来,应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开展技术培训和知识宣传、提高养殖户的防治意识,完善寄生虫病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攻坚克难,为西藏地区牛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建议加大对寄生虫病防治的资金投入,支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为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琼达.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研究[J].中兽医学杂志,2024,(03):10-12.

[2]薛东堂.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类型及防治措施[J].畜牧业环境,2025,(01):108-109.

[3]赛克山·马力克,加娜尔古丽·热苏力.羊常见体外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25,28(0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