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十四五”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创新研究

作者

贺毅夫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益阳 413049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需“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积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并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职业教育领域,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策略,对于培育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双重使命,其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更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具有深远影响。在“十四五”期间加速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深入探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创新,是顺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趋势。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十四五”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新特征、新要求,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的创新途径,以丰富和完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实践意义:针对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指导,有助于提升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颇丰。在职业教育领域,众多学者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实施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方面,已有研究涵盖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然而,现有研究多未对“十四五”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新要求进行系统性分析,在实施路径的创新性和操作性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

2.国外研究现状:尽管国外不存在“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但其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德育的渗透。国外在价值观教育和德育方面的经验为我国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借鉴,但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差异,不能直接套用国外模式,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职业教育特色进行创新。

二、“十四五”时期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新要求

(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课程思政的要求

在“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亟需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课程思政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环节,需贯穿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应紧密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语言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国际视野,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导向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必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十四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课程思政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入实施。高职英语课程思政需严格遵循政策导向,深入挖掘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

(三)高职英语课程特点与思政育人需求

高职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工具性体现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满足职业岗位对英语技能的需求;人文性则强调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十四五”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其双重属性优势,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然融入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三、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精准

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在教学目标设定上,仍以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明确设定。即使设定了思政目标,也存在目标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未能充分结合高职英语课程特点和学生专业需求,导致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两张皮”现象,难以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二)教学内容挖掘深度不足

目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挖掘存在表面化、碎片化问题。一些教师仅在教学中简单提及思政元素,缺乏对英语教材中思政元素的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同时,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及时融入“十四五”规划中的新理念、新政策和新精神,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影响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虽然部分教师尝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优势,难以将思政元素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科学、系统的标准。评价方式单一,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同时,评价主体单一,主要由教师进行评价,缺乏学生自评、

互评以及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情况。

四、“十四五”时期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创新

(一)重构教学目标,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1.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高职英语教师应深入学习“十四五”规划精神和课程思政相关政策文件,结合高职英语课程特点和学生专业需求,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2.将思政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充分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思政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后作业布置中,设计与思政内容相关的实践任务,如撰写英语文化对比报告等,促进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优化教学内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1.系统梳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高职英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文化自信、爱国主义、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等。

2.结合时代发展更新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中的新理念、新政策和新精神,及时更新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引入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科技创新成果、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英语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1.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创新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微课等,将思政元素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借助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精准化教学,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翻转课堂等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在项目式教学中,将英语语言学习与思政项目任务相结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英语知识和思政内容,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的作用,通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情景剧表演、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知识,体验思想政治教育。

(四)完善评价体系,全面考核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1.构建多元化评价指标:建立涵盖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思想政治素养、学习过程与态度等方面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思想政治素养评价方面,重点考核学生的文化自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与态度评价方面,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2.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综合运用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思想政治素养提升情况。

3.引入多元评价主体: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企业、行业专家等多元评价主体。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企业和行业专家的评价能够从职业岗位需求的角度,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进行评价,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五、结论

“十四五”时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通过分析“十四五”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新要求,指出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实施路径。通过这些路径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课程思政建设贡献力量。未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思政研究的持续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文秋芳.2023.课程思政视域下外语类专业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4):2-9.

[2]杨丹.2024.“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2):38-44.

[3]梁晓嘉,赵蓉晖.2022.外语课程思政:理念、路径与评价[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1- 8,23.

[4]徐国庆.2023.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与策略[J].教育研究,(10):124-133.

[5]孙有中,许家金,汤哲远.2024.新时代外语教育课程思政的内涵、原则与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173-185.

【基金项目】2022 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 年度课题:《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ND226451)

作者简介:贺毅夫(1978 年 7 月——),女,汉,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