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与营养护理指导研究

作者

陈冰

河源市人民医院

引言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还参与调节体液平衡、电解质平衡以及多种生命必需的激素分泌[1]。然而,近年来,肾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类型众多,常见的有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竭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影响身体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在肾脏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合理的饮食安排能够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反之,不当的饮食则可能加重肾脏损害,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关注饮食对病情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与营养护理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1.控制蛋白质摄入

肾脏是调节蛋白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对于肾脏病患者而言,需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2]。一般要求患者摄入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等动物蛋白,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同时,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总量,避免含氮代谢废物过多加重肾脏负担。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 0.6-0.8 克蛋白质为宜;而透析患者,由于透析过程中会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每公斤体重 1.0-1.2 克。

2.限制钠盐摄入

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压,加重肾脏的负担。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6 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味精等高钠食物。同时,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如酱油、鸡精、豆瓣酱等。肾脏病患者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应超过 2 克。同时,应避免食用高钠食品,如腌制品、咸鱼、罐头等。烹饪时少放盐,尽量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等[3]。

3.控制钾的摄入

肾脏功能受损时,钾的排泄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高钾血症。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根据血钾水平,适当控制钾的摄入。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应适量食用。如果出现高钾血症,应严格限制钾的摄入。

4.控制磷的摄入

慢性肾脏病患者常伴有血磷升高,磷摄入过多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应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奶制品、豆类等。同时,应选择低磷替代品,如低磷奶制品、低磷食用油等。烹饪时尽量不用含磷添加剂,如磷酸盐等。

5.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

肾脏病患者需要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以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建议选择高热量食品,如油脂类、糖类等,但需注意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量。

二、食物选择与烹饪方式

1.食物选择

在为肾脏病患者进行食物选择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鱼、瘦肉、蛋、奶等富含优质蛋白,人体利用率高,可维持患者营养;低钠食物方面,新鲜蔬菜和水果含钠量一般较低,可多食用,同时要避免高钠的加工食品和调味品。对于磷的摄入,应减少动物内脏、坚果、奶制品等高磷食品,选择苹果、梨、白菜等低磷食物。当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要避免食用香蕉、橘子等水果、颜色深的绿叶菜、蘑菇和低钠盐等含钾高的食物,蔬菜可通过焯水弃汤的方式减少钾含量后再进食。

2.烹饪方式

在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中,烹饪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合理的烹饪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同时减少对肾脏的负担。对于肾脏病患者而言,应尽量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蒸制能使食物在不接触大量油脂的情况下均匀受热,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中的营养成分,且不会增加额外的脂肪和盐分;煮的过程简单温和,可使食物变得软烂,易于消化吸收;炖则能让食材的营养充分融入汤中,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营养。相反,油炸、煎、烤等高油、高脂的烹饪方式会使食物吸收大量油脂,导致热量大幅增加,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同时在高温烹饪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此外,肾脏病患者还应避免过多使用调味品和添加剂,因为许多调味品和添加剂中含有大量的钠、磷等成分,过量摄入会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因此,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并合理使用调味品,是肾脏病患者饮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与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1.特殊情况的处理

肾脏疾病治疗期间,特殊情况的处理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4]。水肿和高血压是常见并发症,此时要严格把控钠摄入,每日不超 2 克(相当于食盐 5-6 克),避免咸菜、咸鱼等高盐食物,用低钠盐烹饪,以防加重水肿、高血压及心肾负担。同时,患者需根据尿量和身体状况精准调整饮水量,医生会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要严格执行以维持水分平衡。高钾血症和营养不良也是难题,肾功能受损会使钾排泄受影响,引发高钾血症危及心脏,患者要限制香蕉、橙子等高钾食物摄入,定期检测血钾。若血钾过高,医生会用药物治疗或调整透析方案,患者需积极配合、遵循医嘱,以维持血钾稳定。

2.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对于肾脏病患者而言,日常饮食的管理是康复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有诸多方面需要注意。在饮食规律上,患者应养成定时定量的用餐习惯,每日按时吃三餐,坚决避免饥一顿饱一顿或暴饮暴食的情况。规律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使食物能够得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进而减轻肾脏的代谢负担。同时,这也有利于患者保持稳定的体重,避免体重的过度波动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

饮食卫生同样不容忽视。由于肾脏病患者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食用不洁食物极易引发胃肠道感染,从而加重肾脏负担。因此,患者在食材选择上要挑选新鲜、干净的食材,杜绝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在烹饪过程中,要确保食物充分煮熟,尤其是肉类、蛋类等易携带病菌的食物。同时,严格做到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餐具也需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若患者需要外出就餐,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远离路边摊等卫生难以保证的地方,以此有效预防感染,减少因感染导致的肾脏损伤。

参考文献:

[1]和玉芬,和富群,李丽.护理营养指导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和健康状况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5,11(05):184-186+190.

[2]颜毅平.护理营养指导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健康状况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4,30(24):193-195.

[3]曾林.饮食指导与家庭支持护理在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改善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4,30(20):178-180.

[4]屈丹.饮食指导与家庭支持护理在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改善方面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3,(18):105-107.

[5]许凤霞,常玲玲,刘芳,等.饮食指导与家庭支持护理在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改善方面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3):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