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作者

田丞瑶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大江口镇中心小学 419301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育这一广阔领域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被视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就像是一片肥沃且待开发的土地,充满了无限潜力与可能性。鉴于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严密逻辑特性,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

1 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处于核心和关键的地位,是学生认识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运算规则,解决数学问题和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的主要基石。就小学数学而言,很多概念,例如数的大小关系、图形的特点和分类等等,均需要学生用逻辑思维来进行区分和理解,而解数学应用题更离不开逻辑思维能力,以行程问题为例,学生要对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建构数学模型并利用逻辑推理寻找解题思路。如果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的速度、行驶的时间以及乙的速度,那么在计算甲乙相遇的时间时,学生应该能够清晰地理解其中的逻辑联系,并从问题的角度出发,逐步推导出所需的条件,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可以说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它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支持,也为其日后学习更为高深的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打下了扎实的思维基础。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逻辑思考

教师单方面的“注入式”教学难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与逻辑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可拉近学生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距离,强化其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探究问题本质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发学生逻辑思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分析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从中提炼教学主题,之后围绕主题整理生活化、探究性教学资源,由此创设问题情境,驱动学生自主思考

2.2 数学建模教学法

引导学生将现实世界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能够有效促进其抽象思考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以“鸡兔同笼”这一经典数学问题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假设法来构建相应的数学框架。首先,假定笼中全部为鸡,则脚的总数量会低于实际情况。反之,若笼中全部为兔,则脚的总数量又会超出实际值。依据头数与脚数之间的关系设立方程组,并通过逐步解析计算,最终确定鸡兔各自的具体数量。这不仅涉及基础算术操作,更需要学生深入洞察问题背后的逻辑关联,学会将具体情境转换成数学语言表达。经过反复实践此类建模活动,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把握问题核心,提升逻辑思维水平,还能掌握利用数学工具处理复杂现实问题的方法。

2.3 小组合作与思维协作的发展

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此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小组互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技能。例如,在“数学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可探讨“数学与生活规律”的相关内容。他们需共同发现并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超市商品价格标签的规律、公交车发车时间的间隔等。讨论中,每位学生需阐述发现的规律及其背后的数学逻辑。例如,分析超市商品打折规律的学生会向小组成员解释其计算打折后价格所依据的数学原理,其他成员则需认真倾听,深入思考,提出疑问或建议。在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时,小组合作展现出思维协作的优越性。如探究“圆柱与圆锥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学生需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合作:有的测量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及高,有的记录数据,还有的负责数据分析和体积关系推导。这一过程中,学生需根据各自任务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操作和思考,将不同思维成果融入沟通中。例如,负责测量的学生需精确测量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依据;负责分析的学生则需根据测量结果运用数学公式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拓宽思维视野,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4 实践活动深化逻辑思维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至关重要。基于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知识的学习在于应用与练习。学生能将课堂上的抽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使逻辑思维在真实环境中得到有效应用和深化。以“测量与统计”单元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测量活动,如测量操场面积、花坛周长、旗杆高度。在测量操场面积时,学生需思考选用何种测量工具与方法,是分段落测量长宽再计算面积,还是先步测估计长宽。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运用面积计算逻辑和实际测量情况选择方案,并考虑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些问题需通过逻辑分析和判断解决。统计花坛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学生需设计统计表格、明确统计范围和标准,有序收集整理资料,最后利用统计知识分析数据,如计算各类植物比重。通过此类实践活动,学生将数学的测量、统计知识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应用于校园实际,有效提升逻辑思维运用能力。此外,在“数学游戏”练习中,教师可设计“数字解谜”游戏,提供加法公式中的数字谜题,如已知和与一个加数的部分数字,学生需通过逻辑推断补充其他数字。游戏中,学生需根据加法运算规则,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未知数字。又如“数学拼图”游戏,将几何图形划分为若干块,要求学生根据图形特征和逻辑关系进行拼图,考虑边和角的搭配,通过尝试和逻辑判断完成拼图任务。

结语

总之,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能够在数学逻辑思维方法的正确帮助下更好地学习,对推动他们全面发展也极有益处。教师作为教学思想的教育引导者,要学会有意识地、合理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平日课题为教育主阵地,转变教育理念,以多种多样灵活的方式训练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广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J].科技教育,2023(29):124.

[2]蔡小晴.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理化学习,2024(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