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

吴贝秀 邝闰琪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黄沙镇宜章三中 424200

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特殊意义。然而,由于资源有限、教育观念等因素,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实践策略改进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念滞后,未能充分体现核心素养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教学理念的滞后。许多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活动更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而非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理念上的偏差使得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也未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等关键能力。

1.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和探究性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探究性,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更新是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1.3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另一个问题。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学内容可能过于抽象和理论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同时,由于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教学过程中未能提供足够的个性化指导和支持,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2.1 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生活实例融入教学,可使抽象数学知识具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应用意识。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引入购物打折、出租车计费等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商场促销活动中,某商品原价为 x 元,打八折后售价为 80元,求原价。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习惯。

2.2 强调问题解决,培养数学思维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的体系中,教学目标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与公式记忆转向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系统性培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问题解决为基本路径,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以函数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策略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函数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亦可综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元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系统实施,学生能够逐步形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推理想象能力

教师应将信息技术精心地嵌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借助形象且生动的视频影像,为学生打造直观的几何模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探索理解新的课程内容。初中阶段,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相对有限,数学知识架构也还在逐步完善中,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正处于培育期,如何有效培养数学素养,确实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应用。除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复杂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空间感外,教师还可将各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串联,为学生构建一个系统、清晰的知识框架,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明确地掌握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数学整体结构的理解。

2.4 开展合作学习,促进知识共享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深度交流与协同探究中得到启发,共同面对并解决难题。此模式既推动了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又激发了思维的碰撞,催生出更多的灵感与创新思维。教师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基于个体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与优势。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资源,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在互动交流中更深刻地理解彼此的观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接纳多元观点的思维习惯,从而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效能。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小组互动,了解其学习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精准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这种模式在强化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同时,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协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分享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拓宽视野,获得更全面的知识理解。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协作意识,使其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分工合作和共同完成任务。

结语

核心素养的塑造对学生未来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它对学生学术成就与个人成长有着长远的正面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基础学科的初中数学教育,其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但观察教学现状,学生在数学素养上的提高速度普遍较慢,这一现象不仅阻碍了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可能对学生未来的学习进步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黎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0):98-100.

[2]高鑫.聚焦核心素养,提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9):94-96.

[3]梁明波.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