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生活体验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赵丹 孙洪娇 杨轶

长春新区北湖明达学校 130000

引言

写作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常常忽略了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造成学生对写作兴趣不足,材料匮乏。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生活体验就成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1 生活体验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1.1 有助于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筛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时需要涉及学生已经熟悉或感兴趣的主题,如家庭生活、朋友间的互动、日常见闻等,这些主题不需要复杂的背景知识或深奥的思考,学生可以直接从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汲取素材,使得写作变得更加容易上手。教师也会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感受和看法,而不是强迫学生追求文学化的语言或高度的文体构造,有效降低学生对于“正确”或“完美”写作的过分追求。

1.2 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生活化的写作教学倡导学生细致观察日常及周遭环境,这种观察能够帮助他们发现平时未曾留意的细节,例如人物的行为举止、自然景色的变迁或是社区活动的多样性。这些丰富的观察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视角,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达。在生活化教学框架下,学生不仅是写作的执行者,更是探索者和创作者。教师可通过设置多样化的生活主题,激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掘不同的意义和情感。

2 基于生活体验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2.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在实施生活化的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是提升写作技能的关键方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敏锐的视角捕捉生活的精彩与美好,通过细腻的情感体验,记录生活的点滴与情感波动,以此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校园风景线”观察活动,带领学生至校园花坛,细致观察其中的花草,从花朵的颜色、形状、姿态到叶片的质感、花朵的绽放程度,以及花丛中昆虫的忙碌场景等,确保在后续写作时能够有条理地描绘这些细节。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多感官体验,让他们在嗅闻花香、聆听树叶沙沙声、触摸不同质地的花枝中,全方位感受花坛的生机与活力。回到课堂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体验,并鼓励他们用语言将这些观察转化为文字。通过这样的观察与写作训练,学生能够学会捕捉生活细节,使他们的写作更加生动、具体,更具感染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人进行观察,如家人、同学和老师等,让学生关注人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和语言表情,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在以“母亲”为写作主题时,有学生通过观察母亲每天早晨忙碌准备早餐的身影、温柔的目光和关切的言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充满慈爱的母亲形象,文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令人感动。

2.2 应用生活教学来构建写作框架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对生活了解有限和文学修养的欠缺,常常在写作时感到困难,可能面对纸笔不知从何下手,或者写不出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小学语文的生活化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这一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不同级别的支架系统进行有序整理,进而明确写作的中心思想,将具体内容串联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构建写作框架,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能有效实现生活教学的育人目标。以《笔尖的故事》为例,在指导学生创作虚构故事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故事背景、角色和情节以鱼骨图的形式呈现,并从这三个核心要素出发,进行层级划分,包括对背景的详细描绘、对角色的形象和性格塑造、对故事发展、过程和结局的逐步阐述,从而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框架,使故事更加生动,仿佛真实发生。

2.3 体验生活,融入真情实感

鼓励学生投身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是拓宽学生情感领域、提升作文深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启发学生体验生活的滋味,从而在作文中注入真挚的情感。比如,可以组织“小厨神”活动,让学生亲自下厨制作一道菜肴,并由家长进行指导。从购买食材到清洗、切割,再到烹饪和调味,每个步骤都需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亲自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生活的技能,还能深切体会到家务劳动的辛劳与乐趣。有些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战战兢兢地将切好的番茄放入锅中,只听‘嘶嘶’一声,油星四溅,我差点把锅铲扔掉。但想到母亲平日烹饪的镇定,我便鼓起勇气继续。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做出了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西红柿炒蛋。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心情愉悦,也深刻体会到母亲每日为我烹饪的艰辛。”通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作文不再仅仅是空洞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真情实感,每一笔都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父母辛劳的深切体会。

2.4 应用生活教学来丰富写作内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挑选适宜的案例,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探索学科知识。在将生活教学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围绕写作题目和主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鼓励他们从自身生活环境中挑选与写作主题相契合的元素、事件和场景,并将这些内容巧妙地融入作文中,使作文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的情感和观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写作更接地气,防止写作脱离现实。以《我心爱的物品》为例,要写好这篇作文,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用敏锐的视角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到自己喜爱、重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作为写作的核心内容,并围绕获得这些物品的经历和它们成为心爱之物的理由,来丰富作文的内容。

结语

基于生活体验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生活化情境,捕捉生活瞬间,设计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并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梦奇.立足于生活的土壤,培育出语文的种子——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24(19):84.

[2]安军亮.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23,27(2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