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关镇友谊社区驻村帮扶见成效

作者

杨聪

太和县财政局派驻城关镇友谊社区

太和县财政局从2016 年对友谊社区结对帮扶以来,先后投入500 多万元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建起来了冷链仓库、生产车间两座、光伏发电等集体收益项目;入股两家企业进行分红;修建两个农民休闲小广场。目前正在申报建设第三个生产厂房;2025 年拟再投入 30 万元,为最后两个自然村各修建一个文体休闲小广场。友谊社区多年来被上级单位评委“先进集体”、“先进党总支”等荣誉称号。2024 年村集体收入首次超过百万元大关。文化、体育、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建强社区党组织

完善政治制度、提升服务意识,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建设。2024 年社区现有两委成员 9 名(其中兼职3 名),配套成员 5 名,新发展党员 1 名。以党建促工作开展,严明组织纪律,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等方式,增强党员政治观念,树立党员服务意识。推动“两委”干部、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和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及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二、发挥资金优势,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做实做强

1.产业扶贫项目。2016 年利用财政扶贫资金 120 万元购买发艺加工设备,租给联合发艺,期限 15 年,年租金 9.6 万元,每年按期汇入友谊村“三资”帐户。财政局和驻村工作队投入三泰面粉厂农产品加工项目 52.6 万元,年收益 4.208 万元。

2.公墓项目。先后投资 101.8 万元,建设墓穴 300 个对社区有丧葬需求的微利销售,即引导乡村移风易俗,有能做到资金保值增值。

3.光伏发电项目。年收入稳定在 10 万元左右,确保脱贫户取得稳定收益。

4.扶贫车间项目。2022 年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 60 万元建设钢构生产车间 1000 平方米,年租赁费 10 万元;筹资 280 万元建设冷链仓储项目,年收租金 19.6 万元;2025 年再次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 6000 平方农产品(调味料)加工厂房项目,项目经过论证入库、公开招标等程序,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 10 月份将建成投产,每年又将增加集体收入 50万元。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建设美丽乡村

1.2024 年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50 万元,对划为基本农田的大范庄村内

道路硬化 1.7 公里。

2.在前期建设 2 个小广场的基础上,计划 2025 年再投资 30 万元,对董庄、葛庄各建设一个休闲广场。这样,四个被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四个村都有了农民休闲广场。

3.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对半拆迁区加大巡查力度。对安置区内的环境,要求物业公司每天巡视清理打扫,春季对缺失的花草树木及时补栽;对半拆迁区内发现新垃圾及时清理,确保人居环境整洁美观。

四、加强文化体育建设,促进乡村文明

1.2024 年在群众自发组织的基础上,社区配备了表演道具,成立了友谊社区非遗文化艺术表演团,已多次义务为群众演出,收到社区居民的欢迎。社区干部、义工还趁演出之际对交通、消防、电诈等知识广泛宣传,起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2.利用公园的便利条件,组织这些休闲娱乐锻炼的人群,成立组织,分别成立了鞭坨表演队、广场舞表演队,戏曲表演队,组织他们参加演出,科学引导,教育他们在娱乐身心的同时要注意噪音扰民,和谐邻里关系。

五、一点启示

我们成绩的取得既有前两批工作队的无私奉献,也有社区干部的辛勤汗水,我们仅是利用资源顺势而为。

1.深入基层,找准发力点。工作队到社区后,一边对社区内的脱贫户、监测户走访,一边注意村情村貌,听群众所盼。找出问题与村两委干部沟通,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可行性方案。针对友谊社区现状,确定工作队发力点在壮大集体经济和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村内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为工作重点。

2.真抓实干,效果明显。找准发力点后,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很快落实 2024 年大范庄村道硬化得以实施;农产品(调味料)厂房建设纳入农业农村局“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库,目前正紧张建设中;30 万元小广场建设项目资金已落实,即将开工建设。

3.多思考,勤发现,顺势而为。面对现实,只有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考虑解决途径。只要愿意干,方法总比困难多。

4.发展村集体经济,入股投资须谨慎。我们前期投入的两个产业扶贫项目,随着经营环境的改变或者经营主体自身原因,入股分红已严重受到影响。我们在及时止损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

以上,是我们的点滴做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解决,离先进典型我们差距还很大,我们将继续努力,利用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做城乡融合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