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
赵可萱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510631
1 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贸易效率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
本研究在综合考虑了之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数据可得性的考虑,采用了从 2003 年到 2022 年的 20 年面板数据,包括东盟国家的人均 GDP 、人口数量、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距离、政府效率、政府稳定性和监管质量等指标作为分析研究的因素,以公式(4.1)为基础,构建中国出口东盟农产品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最终模型表达式为:
LNYit=β∘+β∧LNTijt+β∘2LNPGDPjt+β∘3LNPOPjt+β∘4DISijt
+Vijt-(α0+α1GOVjt+α2STAjt+α3REGjt)
式中,Yijt 作为被解释变量,代表了 t 时期中国对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Tijt 是 t 时期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货物贸易总额;根据以上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本文选取以下变量指标,LNTijt:中国对东盟各国货物贸易总额;LNPGDPjt:外国人均 GDP;LNPOPjt 外国人口数;LNDISijt 距离;GOVjt 政府效能;STAjt:政府稳定性;REGjt:监管质量。
2 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分析
2.1 出口贸易效率
(1)总体出口贸易效率
通过对东盟国家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其贸易效率和发展潜力。从 2003-2022 年,中国对东盟的农业出口效率从
不等。年平均的出口贸易效率是 0.593。在过去 20 年中,整体的贸易平均波动范围为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平均水平为0.601,总体上表现出平稳且轻微波动的趋势。自从双方2002 年 11 月达成在未来十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协定后,2003 年贸易效率达到最高值 0652,随后贸易效率逐年下降,直到 2010 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效降低了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成本。同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互惠互利政策,促使东盟各国农产品出口至中国的实际贸易值与贸易潜力值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同时贸易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种积极的贸易合作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2)东盟各国贸易效率分析
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国的贸易平均效率较高,均超过 0.7,其它东盟国家的贸易效率普遍偏低,这表明东盟地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结合政府效能、政治稳定性和监管质量看,纵向来看,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在2003-2022 年间不断提升;横向来看,对东盟各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排序分别为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且各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马来西亚稳定在 0.8 以上,菲律宾、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在
,文莱均值稳定在 0.47 之间,而对剩下三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在 0.3 以下。对中国而言,要继续同东盟各国特别是柬埔寨,老挝和新加坡等国开展农业贸易合作,通过构建区域性贸易优惠机制,扩大同这些国家的贸易流动和提高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
2.2 出口贸易潜力
(1)总体出口贸易潜力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出口增长空间呈现出“先增、后降、再增”的波动态势。2003 年贸易提升空间为 67.54% 降到 2008 年的 59.67% ,这是由于2008 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2009 年可能是其余波,这种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贸易提升空间削弱。于2011 年达到历史顶点 76.17% ,这是由于 2010 年中东自贸区的建立促进了中东地区的贸易发展,推动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剧增。直到 2022 年中国自东盟出口农产品的贸易提升空间还是较大的,为 62.95% ,说明还有较大的贸易潜力挖掘。中东农产品出口的实际出口额和潜在出口额都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实际出口额从 22 亿美元的份额升为232 亿美元,而潜在出口额则是从 32 亿美元升为 369 亿美元,与上文分析的贸易效率相对应,双边贸易潜力得到充分地释放,贸易提升空间就比较小可以得出潜在出口额与实际出口额差距越大,表明该国在特定市场中的农产品出口尚未达到其潜力上限,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2)东盟各国贸易潜力分析
中国-东盟农产品出口潜力值在样本期内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2199.96 亿美元大幅增加到 2324.29 亿美元。这一增长不仅显著,而且表现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 13.16%s 。这一增长趋势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实际值的演变规律是一致的,说明出口贸易潜在值的增长不是偶发或孤立的现象,而是与实际贸易活动密切相关。这种一致性进一步增强了数据的可靠性,说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基础扎实,增长前景广阔。
从国别来看,2022 年中国对东盟各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和提升空间有较大的国家差距。由公式 TEijt=Tijt/T**ijt ,可得中国对东盟贸易潜力值,而贸易提升空间=(实际贸易额/贸易潜力额) *100% 。从贸易潜力看,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排名前三,这表明这三个国家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具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和潜在需求。与此同时,缅甸和柬埔寨虽然排名相对靠前,但实际贸易额较小,这确实表明在这些国家存在效率损失,可能是因为贸易壁垒、物流不畅、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的。从贸易提升空间的角度来看,马来西亚、泰国和缅甸排名前三,分别是 90.88% 、87.25% 、 78.73% ,且这三个国家也是 2022 年贸易效率最高的国家。这进一步表明,这些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3 结论
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结果来看,中国对东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额的增加;中国对东盟人口对农产品贸易有显著的影响,包括供需量、消费结构、劳动力供应和政策制定等,人口增加要求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效率,这会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中国对东盟国家之间的距离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有着阻碍作用,但是随着物流运输合作的加强,通关程序的简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沿边口岸等方式来提高双边进出口贸易的运输效率,距离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正在逐渐下降。因此,中国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解决不利因素的基础之上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潜力必然会进一步释放。
参考文献
[1]周佩佩,袁慧娟,贺钰婷.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潜力研究[J].山西农经,2022(24):33-36.
[2]廖东声,庄定鹏.RCEP 视角下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竞合关系及发展潜力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23(03):60-69.
[3]屠年松,李彦.中国对东盟国家双边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J].云南社会科学,2016(05):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