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转型路径研究
陈宇娇
长沙师范学院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迅速发展,高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智慧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因此亟需进行信息化转型。智慧教育环境下的信息化转型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涉及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本文旨在探讨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有效转型,提出相关路径和实施策略。
一、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1.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智慧教育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教育教学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智慧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与教育过程中的实时反馈。通过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更精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中国大学 MOOC”平台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在线课程,教师通过平台提供互动反馈,完成学习评价与辅导。这样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与效率,同时也为管理层提供了数据支持。
2.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仍依赖传统模式,管理层对教学过程缺乏实时的掌控,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教学数据与行政管理数据未能有效整合,造成资源浪费与决策失误。部分高校已尝试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如“智慧教务系统”,该系统提供课程管理、教师排班、成绩分析等功能。但许多系统功能不全,无法有效整合教务、学务等数据,管理效率低下。教师与学生在平台使用中的适应性较低,且技术支持不足,导致信息化系统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作用。
3.面临的主要挑战
高校在信息化转型过程中面临多个挑战。首先,技术的适配性和稳定性存在问题。大多数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学校仍在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与适用性未得到有效保障。其次,教师的适应能力与技术素养较低。 些高校开展了教师信息化培训,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未能灵活使用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效率。此外,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也加剧了教学效果的不均衡。面对这些挑战,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转型迫切需要技术、人员与管理的多方配合,才能实现有效的改革与创新。
二、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转型
1.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转型的前提。只有建立起高效的硬件环境与数据支持平台,才能保障教学管理的顺畅进行。以“智慧教务管理系统”为例,该系统为高校提供了课程管理、成绩录入、学籍管理等多项功能,数据可以集中存储,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实时查询与处理。通过这一系统,教师、学生、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流转变得更加高效。高校需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投入,建设更加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尤其在数据存储与安全管理方面,建立起多层次的防护措施,保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数据的安全性。
2.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平台
统一的教学管理平台有助于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师生互动和教学数据,提升管理效率。以“云教务平台”为例,该平台通过云计算技术,能够将校内的教学数据、 行政数据、学科数据等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作。平台通 成各类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安排课程、发布教学内容,并提供实时反馈。学生则可以通过该平台查看课表、提交 作业 查询成绩等。 台的统一性让管理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管理状况,及时做出调整与决策。通过系统 化的数据管理,高校能够避免信息孤岛,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教学质量。
3.推动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升
信息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引进,更是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的过程。教师应通过定期培训与实践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与管理要求。例如,部分高校已开始采用“慕课平台”进行教师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学习在线教学技能,了解如何设计互动性强的在线课程,并借助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功能改善教学方法。在学生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学习能力也同样重要。学校可以提供线上学习辅导、学习资源的共享等服务,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通过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的真正转型。
结论
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信息化转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平台、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高校能够有效应对当前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挑战。信息化转型不仅能够提升管理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还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与教学质量的保障。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教学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高校在建设技术平台时,应注重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数据的高效处理。通过统一的教学管理平台,整合各类数据与资源,避免信息孤岛现象,使得教学、学籍、课程、成绩等管理更加高效、精准。该平台不仅方便教师与学生使用,也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提升了整体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是信息化转型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通过平台获取教学资源与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则应具备使用信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个性化学习中的作用。高校应提供相应的培训与支持,帮助师生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活动向更智能化、数据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 (2022).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转型路径研究. 《高等教育管理》, 34(2), 45-50.
[2]刘畅. (2021).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 29(4), 67-72.
[3]陈晓. (2023). 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发展. 《教育信息化研究》, 35(3), 90-95.
[4]李娟. (2022). 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与挑战. 《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 40(1), 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