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培养学生选材立意的研究
梁颖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 547000
一、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一)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人物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不同人物特点的观察能力,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小猪佩琪》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前先进行预习。预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并把这些人物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对于这些人物特点鲜明、个性突出的同学,教师要让他们上台进行分享。有的学生是讲故事的能手,他们把自己所看到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有的学生是写作文的高手,他们可以把自己对人物特点的观察和自己内心感情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有的学生是多才多艺的孩子,他们能够把自己独特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业余爱好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前进行预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所描写人物特点和文章主旨,激发学生对人物特点进行观察和思考。在这种方式下进行教学,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1]。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发生的事件。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写人记事类文章,这些文章写得都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发生的事情。比如《小猪佩琪》就是以小猪佩琪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小事为主要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和描写内容。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发生过哪些类似于小猪佩琪这样故事情节相似、人物个性突出、生活细节描写生动细致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不同地点发生事情时所发生的不同特点和细节描写。比如,在《小猪佩琪》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妈妈对我说:“你是一只小猪,你怎么能去见猪妈妈呢?”我对妈妈说:“猪妈妈一定会说:我是一只小猪,怎么能去见猪妈妈呢?’”这段描写虽然用了拟人手法,但学生却感受到了小猪佩琪身上可爱、憨厚、乐于助人等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
二、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
(一)教学生学会“说真话”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的心里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自己想说的心里话,然后再根据这些心里话来写自己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说出真话,让学生能够把自己想说却不敢说出来的话写下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说真话”的能力。因为写作是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二)引导学生学会写“心里话”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思想、性格等都不够成熟,因此,他们对于一些事情的认识往往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并鼓励学生对自己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大胆地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写“心里话”,鼓励他们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当学生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写出来后,就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通过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思考问题、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使他们能够写出生动有趣、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三)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话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在学习《草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小草原导游”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了解草原的特征、草原上的植物以及草原上人们的生活状况等知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这个活动,你们了解了多少关于草原的知识?你们又知道了哪些关于草原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我是小小播音员”和“我是小小主持人”等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等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平时和别人交流时敢说、会说、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审题训练
(一)在审题前要明确写作主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思考写作主题,让学生明确写作主题是写什么,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需要对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审题,如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生活中发生过哪些事情、哪些人、哪些事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等。
(二)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信息。
学生在审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题目补充说明,弄清题目要求与补充说明之间的关系,抓住题目中所隐含的信息来确定写作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作文要求和补充说明,了解作文的写作范围、写作要求、写作方式、写作语言等内容。例如在学习《秋天来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写秋天的景色可以用很多种方式进行表达:可以写自己看到的景色、描写秋天的天气等;可以用诗歌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可以用日记写秋天里发生的趣事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阅读作文要求和补充说明来确定作文主题。
(三)在审题后要充分发挥求异思维。
审题是写作的关键步骤之一,在审题后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来确定作文主题和写作重点。在审题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以新颖独特、富有个性的内容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意等。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审题立意能力[2]。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而作文又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求异思维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入手,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作文写作;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提高其分析能力;在作文写作中采用对比、对比等多种方法,突出主题;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求异思维作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红英.如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2023,(31):77-79.
[2]高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写作思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