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子商务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研究

作者

姚雨婷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伴随 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电子商务正深刻重构区域经济的运行逻辑。据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4)》数据,2023 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52.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超过 40% ,其影响力已远超流通领域,深度介入区域生产要素配置与价值创造过程。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与实现路径,对于落实“数字中国”国家战略、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影响机制

(一)理论基础:区域经济视角下的电商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理解电子商务的带动作用提供了重要框架:

1.增长极效应:电子商务产业自身及其衍生的平台经济、数据要素市场在特定区域(如杭州、义乌)的高度集聚,形成了强大的新增长极。这种集聚不仅通过极化效应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入,更通过扩散效应(如平台赋能、模式输出、产业链延伸)辐射带动周边腹地发展。

2.产业集群协同:电子商务天然具有平台化、生态化特征,极易催生围绕核心平台或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如电商服务商集群、直播电商基地)。集群内企业通过信息共享、知识溢出、专业化分工协作,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创新效率与区域产业竞争力。

3.要素禀赋激活与重构: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区位限制,使区域能够依托其独特的要素禀赋(如特色农产品、手工艺、旅游资源)在更大市场范围内建立比较优势。同时,它也在重塑区域禀赋结构,使数据、数字技能、平台接入能力等成为新的关键要素。

(二)影响机制:电子商务驱动区域发展的核心路径

电子商务主要通过以下机制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

1.市场边界拓展与效率提升:破除地理藩篱,使区域内的企业和产品能够低成本触达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市场广度拓展)。同时,平台化交易大幅降低了信息搜寻、议价、履约等交易成本,提升了经济运行效率。

2.产业结构优化与价值链攀升:

传统产业赋能升级:推动制造业(C2M 定制)、零售业(O2O)、农业(生鲜电商)等加速数字化转型,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直接催生并壮大了物流快递、电子支付、数字营销、数据分析、MCN 机构等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业,丰富了区域产业生态。价值链重塑:促使区域产业从单纯的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用户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二、中国不同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差异化特征

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先行者,其优势在于深厚的产业根基;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发达;为电商提供丰富且多样化的货源支撑.完备的基础设施;高普及率的宽带网络、高度发达的物流体系(如当日达/次日达网络)构成强大支撑.丰富的人才储备: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吸引并培养了大量高端电商及数字技术人才。持续的创新引领,是新模式(如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独立站)、新业态(如直播电商总部基地)的主要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中西部地区:呈现加速追赶态势,特点包括:强劲的政策驱动:国家“数字乡村”、“电商进农村”等战略及地方配套政策提供强力扶持。特色产业突围:依托特色农产品(如陕西苹果、广西砂糖橘)、手工艺品(如贵州苗绣、云南扎染)等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产地直播,成效显著。后发优势显现:能够借鉴东部经验,在基础设施建设、模式选择上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东北地区:面临转型压力,积极探索特色路径:传统产业转型诉求迫切:利用电商推动装备制造、石化、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营销和供应链改造是核心需求。跨境地缘潜力待挖:毗邻俄、韩、蒙、日的地缘优势,为发展面向东北亚的跨境电商提供了独特机遇。政府积极引导布局:通过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措施,努力营造发展环境。

三、实证分析:福建仙游木作文玩产业带的电商转型之路

仙游县,享有“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美誉,其红木家具产业曾面临严峻挑战:产品同质化严重、传统渠道(如线下卖场、批发)效能下降、消费者对传统家具的价值认知与当代需求存在错位。

近年来,仙游产业带积极拥抱数智化电商浪潮,特别是依托抖音等平台的短视频内容营销和直播电商,为这一传统特色产业开辟了新赛道,成效显著:

(一)驱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辐射,市场爆发式增长:

2024 年仅抖音平台店铺总营业额即突破50 亿元,有效对冲了线下萎缩,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的重要引擎。交易成本显著降低,电商平台极大压缩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推广和渠道建设成本。外部规模经济显现,产业带整体知名度的提升和电商生态的完善,吸引了更多流量和资源,形成正向循环,区域经济活力增强。

(二)引领产业升级,重构价值链:

销售模式革新:从依赖线下门店向“线下体验 + 线上引流成交 + 直播互动”的 OMO(Online-Merge-Offline)深度融合模式转变。

全链路数智化:企业愈发重视利用数据驱动产品研发设计(捕捉流行趋势)、精准营销(用户画像)、柔性生产(小批量定制)、客户服务(私域运营)等环节。

价值链上移与集群进化:推动产业从单纯加工制造向设计研发、品牌打造、文化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同时,围绕电商运营服务(直播基地、MCN、代运营)、现代物流、包装设计等配套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更具活力和韧性的新型木作文玩电商产业集群。

(三)创造多元就业,改善就业结构:

直接就业岗位激增:产业带直接带动就业超过 7 万人,其中大量是带货主播、直播运营、短视频编导、电商客服等数字化新职业。

间接就业拉动强劲:电商的繁荣极大地刺激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物流配送、仓储管理、产品摄影、包装印刷等相关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就业质量提升:新职业往往对数字技能、沟通能力有更高要求,促进了当地劳动力技能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结论

本研究证实,电子商务已深度融入区域经济肌理,成为驱动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打破市场空间约束、催化产业结构优化与价值链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区域创新活力与创造多元化就业。福建仙游木作文玩产业带等案例生动诠释了电子商务如何赋能传统特色产业突破地域瓶颈、降低交易摩擦、实现数智化跃迁,并最终形成“特色产业资源+活力电商生态”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良性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