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作者

赵立霞 李震

临沂市沂河新区凤凰岭街道中心小学 276000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 276000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小学语文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充分发挥德育的综合效能。因此,探索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协同育人模式,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形成德育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德育管理形式单一

当前,部分小学语文班主任在德育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育方法。这种单一的德育形式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德育效果不佳。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内容,无法真正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家校合作不够紧密

家庭教育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小学语文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存在不足。一方面,部分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频率较低,仅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与家长联系,缺乏日常的交流与反馈;另一方面,家校之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差异,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例如,有些家长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品德培养,而班主任的德育要求得不到家长的有效配合,影响了德育管理的效果。

(三)学科德育融合不足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教材中德育内容的挖掘和渗透。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只是分析文章的语言文字、写作技巧,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导致德育与语文教学相脱节,无法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

三、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与价值

(一)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

协同育人模式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教育资源,形成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管理中,协同育人模式强调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与家长、其他学科教师以及社会力量进行沟通与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网络,实现德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二)协同育人模式的价值

提升德育效果:通过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协同育人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德育体验,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家校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接受一致的德育教育,避免教育冲突,强化德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协同育人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还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通过各方教育力量的协同配合,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协同育人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它符合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通过探索和实践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管理的优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管理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小学语文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如通过家长会、家访、班级微信群、QQ 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品德表现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庭环境。此外,还可以组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让家长走进学校,亲身感受学校的教育教学氛围,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信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例如,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等。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与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二)深化学科融合,挖掘德育资源

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涵盖了众多的德育元素。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等。例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时,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精神;在学习《陶罐和铁罐》《巨人的花园》等寓言故事时,培养学生的谦虚、宽容、友善等良好品质。创新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班主任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自然地融入到语文知识的传授中。例如,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理解人物的品德行为,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优化师生互动,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小学语文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中,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亲近感,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关爱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如班级中的优秀学生、道德模范人物等,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

五、结论

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协同育人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要求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家校合作、深化学科融合、优化师生互动等实施策略,能够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形成德育合力,提高德育管理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小学语文班主任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协同育人模式,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务蒙.小学语文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实践[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 2024 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园)长论坛论文选(三).山东临沂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2024:767-769.DOI:10.26914/c..2024.040951.

[2]夏艳艳.初探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与德育的融合思考[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 年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学术座谈会论文集(二).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弘文学校;,2024:545-547.DOI:10.26914/c.2024.003536.

[3]徐莉.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有效融合的研究[J].家长,2023,(2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