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超长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作者

孙宇航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3000

引言

自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以来,超长混凝土结构因其功能需求得以广泛应用。然而,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应力以及收缩容易形成裂缝,并且会对结构的安全造成影响。无缝施工这种技术打破了传统留设伸缩缝的束缚,凭借材料的改进和工艺更新,做到连续浇筑,这就成为解决裂缝问题的关键。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全面论述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细致剖析质量将控策略,为超长混凝土建筑施工给予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引导,旨在推进行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工程质量的改善。

一、无缝施工技术在超长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

1.1 膨胀加强带的设置

膨胀加强带是无缝施工技术的关键措施之一。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上,选择在收缩应力较大的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比如结构的中部、平面转折处等。膨胀加强带使用膨胀剂掺量相对较高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率要大于普通混凝土。施工时,先浇筑膨胀加强带一侧的普通混凝土,再浇筑膨胀加强带内的混凝土,然后浇筑另一侧普通混凝土。这样可以依靠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的较大膨胀应力去补偿结构收缩时产生的拉应力,实现无缝施工。

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无缝施工质量关键。设计时要从多种因素出发:水泥要优选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水化热小者,再在符合强度的前提下减少用量,用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等来代替部分水泥。这些矿物掺合料可以减轻水化热,改善并提高其和易性,后期强度和耐久性也得到改善。在某超长混凝土桥上采用 20% 粉煤灰、15% 矿粉效果十分突出。骨料选择上,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的石子,并具备良好的级配,以降低水泥浆用量和收缩;细骨料则选级配佳的中砂,以改善工作性能。

1.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超长混凝土建筑物施工当中,浇筑方式及振捣工艺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意义。针对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具体特征,可以灵活选定浇筑方式:假如结构的厚度较小而面积或者长度较大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浇筑,即将结构在长度方向上分成若干段来分层实施浇筑;倘若结构的厚度较大,则适宜采取斜面分层浇筑,在浇筑层面下端开始逐步上移形成斜面。不论是采用哪一种浇筑方式,必须确保连续供应混凝土,防止产生冷缝。而在振捣环节,则务必恰当应用诸如插入式振捣棒和平板振捣器等设备,精确操控好振捣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振捣时间,杜绝出现漏振或者过振情况的发生,要尽可能将内部气体排出,做到密实。

1.4 温度控制措施

高温时段开展超长混凝土建筑无缝施工时,必须依靠多个方面的温控举措来守住施工品质。从原材料层面来讲,借助对骨料遮阳、喷水,选取地下水或者向搅拌用水添加冰块等手段将骨料和水的温度降下来,从而减轻混凝土出机温度;在混凝土内部,则适当布置冷却水管,凭借循环水带走水化热,达到让水化热在内部均匀分布的效果;浇筑结束之后,立刻用塑料薄膜、草帘等材料将表面覆盖,一方面削减表面热量迅速流失,另一方面缩小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还要防范水分太快消失,避免因为干燥收缩产生裂缝。这些举措在源头上调控温度,在内部散热之后,又在表面加以保护,形成为完备的温控系统,从而保证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的品质。

二、超长混凝土建筑无缝施工的质量控制

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是超长混凝土建筑无缝施工关键环节:水泥要严格核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等指标,保证满足设计要求,每次进货之后都要抽样检查,合格才能采用;骨料要认真将控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颗粒级配,粗骨料含泥量不能超过 1%,泥块含量不能多于 0.5% ,细骨料含泥量不能高于 3% ,泥块含量不能超过 1%,不达标的骨料就冲洗或者替换;膨胀剂应挑选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种类,膨胀率、碱含量等指标要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规范,采用之前也要抽样检查;外加剂要按照混凝土性能需求和施工环境,恰当抉择品种和掺量,还要对外加剂的减水率、缓凝时间、含气量等指标加以检测,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效果。

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超长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施工和温度监测是保证无缝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严密拼缝防漏浆,浇筑前全面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等要符合设计,连接方式正确,安装时位置准确,固定牢固;混凝土施工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搅拌,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运输防止离析和坍落度损失,浇筑时控制顺序、厚度和振捣质量。

2.3 成品保护与养护

成品保护与养护是超长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关键一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严禁在结构上堆积重物或激烈震动,同时对于已成结构实施防护措施,以防止碰撞、划伤等情况出现。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十分重要,应当结合施工期间的季节以及外界环境状况来灵活安排浇水、喷雾或者覆盖这些养护方法。针对不同的混凝土养护时长也应严格遵守标准,通常情况下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 7 天,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至少需经历 14 天。通过有效的成品保护与养护,就能促使混凝土在理想的温湿度环境中完成硬化过程,从而有效增强其硬度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为整个超长混凝土建筑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

超长混凝土建筑无缝施工技术通过合理设定膨胀加强带、改良混凝土配合比、规范浇筑振捣工艺并开展精确温控后,可以较好地填补收缩应力,防范裂缝出现,达成结构无缝化。严格的原料掌控、全面的施工监管及科学的养护,是保证该技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从实际情形看,此技术可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耐久性,并缩减后期的维修开支。展望未来,需改善材料性能以及施工工艺,融合智能检测技术,使得无缝施工技术得以在更为复杂的工程中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赵延海 . 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 建设科技 ,2025,(05):59-61.

[2] 幺凯龙 , 丛莉 , 宋兴龙 . 超长超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 [J]. 砖瓦 ,2025,(02):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