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中体育与健康中长跑运动力量训练策略探究

作者

李永梅

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  271000

一、引言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中,中长跑是兼具“体能锻炼”与“意志培养”双重价值的经典项目 —— 它不仅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水平,更能锤炼学生的坚持力与抗压能力。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中长跑运动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速度的提升依赖“力量转化为推进力”的效率,中长跑虽以耐力为核心,但腿部肌肉力量直接影响步频与步幅的优化。强大的股四头肌、腘绳肌力量,能让学生在蹬地时产生更大反作用力,缩短支撑时间、扩大步幅;而小腿肌肉力量的增强,可提升脚掌蹬地的爆发力,助力维持高速跑姿。例如,通过深蹲、半蹲跳等训练强化腿部肌群后,学生在中长跑的加速阶段能更快达到目标速度,且在匀速阶段更易保持稳定步频,避免因力量不足导致的速度衰减。

三、当前高中中长跑运动力量训练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对中长跑力量训练的认知存在偏差,仍秉持“耐力为主、力量为辅”的传统理念,将训练重心放在“长时间慢跑”上,力量训练仅作为“附加环节”,且每周安排不超过 1 次,训练时长与强度均不足。更有甚者认为“力量训练会增加肌肉负担,影响耐力表现”,导致力量训练在中长跑教学中被边缘化,学生的力量短板难以弥补,制约整体运动成绩提升。

四、高中体育与健康中长跑运动力量训练策略

(一)核心力量训练策略

核心肌群是中长跑的“身体稳定器”,训练需聚焦“腹、背、骨盆”三大区域,兼顾静态稳定与动态控制能力。

平板支撑系列:以标准平板支撑为基础,要求学生肘部位于肩部正下方,身体呈一条直线,腹部收紧、臀部不撅起,初始保持 30 秒 / 组,逐步增加至 1 分钟 / 组;进阶可引入侧平板支撑(左右侧各 20 秒 / 组)、平板支撑交替抬腿(每侧 10 次 / 组),强化腹斜肌与竖脊肌力量,提升身体侧向稳定性。

仰卧抬腿:学生仰卧于瑜伽垫,双腿伸直并拢,双手置于臀部两侧,缓慢抬起双腿至与地面垂直(避免腰部代偿),停留 2 秒后缓慢放下,15 次 / 组,共 3 组;可通过“抬腿时屈膝”“增加负重(脚踝绑轻沙袋)”调整难度,重点锻炼下腹部与骨盆底肌。

瑞士球训练:利用瑞士球的不稳定性激活核心肌群 —— 学生坐姿于瑞士球,双脚平放地面,保持身体平衡(锻炼腹横肌);或俯卧于瑞士球,双手撑地做俯卧撑(瑞士球支撑腿部),10 次 / 组,共 3 组,强化核心与上肢的协同发力能力。

(二)上下肢力量训练策略

下肢力量训练

下肢是中长跑的“动力源”,训练需兼顾“绝对力量”与“爆发力”。

深蹲:学生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微外展,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膝盖不超过脚尖),感受臀部与大腿发力,再缓慢站起,12-15 次 / 组,共 3 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手持哑铃(1-2kg / 只)进行负重深蹲,提升训练强度。

弓步走:学生直立站立,向前迈出一大步成弓步(前腿大腿与地面平行,后腿膝盖接近地面),停留 1 秒后换腿,连续走 20 米为 1 组,共 3 组;可通过“增加步幅”“负重(手持哑铃)”提升难度,锻炼腿部肌肉协调性与平衡能力。

跳台阶:选择 15-20cm 高的台阶,学生双脚并拢快速跳上,再跳下(落地时屈膝缓冲),30 次 / 组,共 3 组;重点提升腿部爆发力与快速蹬地能力,为中长跑的加速与冲刺阶段奠定基础。

上肢力量训练

上肢力量虽非中长跑的核心,但对维持身体平衡、优化跑步节奏至关重要。

俯卧撑:根据学生能力分级设计 —— 基础薄弱者采用跪姿俯卧撑,能力中等者采用标准俯卧撑,能力较强者采用宽距俯卧撑(双手间距大于肩宽),10-12 次 / 组,共 3 组;锻炼胸肌、三角肌与肱三头肌,增强摆臂力量。

哑铃练习:选用 1-3kg 哑铃,开展哑铃弯举(锻炼肱二头肌)、哑铃肩推(锻炼三角肌),各 12 次 / 组,共 3 组;提升上肢肌肉力量,确保跑步时摆臂幅度稳定、发力协调,避免因上肢疲劳影响整体跑姿。

(三)训练方法多样性策略

打破传统训练的单调性,通过多元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训练参与度。

循环训练法:将 5-6 个力量训练动作设计为“循环站点”,如“深蹲→平板支撑→哑铃弯举→弓步走→瑞士球俯卧撑→跳台阶”,每个站点训练 45 秒,休息 15 秒,完成 3 轮循环;训练强度可通过“调整动作次数 / 时间”灵活控制,既能全面锻炼各肌群,又能提升心肺功能。

游戏训练法:将力量训练融入趣味游戏 —— 组织“推小车”比赛,两人一组,一人呈俯卧撑姿势,另一人握住其脚踝,前者用手爬行前进,后者辅助推动,50 米为 1 轮,各组竞速;该游戏能高效锻炼上肢与核心力量,同时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功能性训练法:模拟中长跑的实际运动场景设计训练 —— 如“单腿跳跃”(模拟跑步时的单腿支撑)、“侧向移动跨步”(模拟跑步时的身体平衡调整)、“高抬腿跑”(强化腿部爆发力与步频),让训练更贴近运动实际,提升力量向运动表现的转化效率。

结语

力量训练是高中中长跑教学的“关键支撑”,其科学性与系统性直接决定学生运动成绩与身体素质的提升效果。高中体育教师需更新训练理念,突破“重耐力轻力量”的局限,通过核心与上下肢力量协同训练、多元方法激发兴趣、个性化方案精准适配、训练恢复结合保障安全,构建高效的力量训练体系。未来,还可结合学生的运动数据(如心率、步频)优化训练方案,让中长跑力量训练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助力学生在提升运动表现的同时,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高中体育中长跑训练有效性分析 [J]. 刘彬 . 体育视野 ,2023(17)

[2] 提高高中体育中长跑训练实效的教学策略 [J]. 黄鑫 . 新体育 ,2022(18)

[3] 浅析游戏教学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 [J]. 李鹏 . 田径 ,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