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中职思政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王正阳

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30600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场所,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以及民族观的核心要素。在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之下,牢固树立中职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举措不仅和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紧密相连,更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深入探究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实践的具体路径已然是当务之急。

一、把握理论根基,明晰内在逻辑

中职思政教育若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定要基于扎实稳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好似一座明亮的灯塔,给人们开展的教育实践工作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它着重提出各民族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要一同团结奋进、一起实现繁荣发展,这一关键的观点极为深刻地揭露了民族关系的本质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给予了根本性的准则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从历史和现实这两个层面,形象地呈现出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彼此依赖、相互推动,共同构建起了一个统一且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景象。在历史的漫长过程之中,祖国辽阔的疆域是由各民族一同开拓出来的,气势宏伟、源远流长且光彩夺目的历史篇章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而成的,丰富多样、极具特色的文化是各民族一起创造出来的,百折不挠、团结如一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养起来的。这些珍贵的历史留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形成的坚实根基,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民族在经济方面的相互合作愈发紧密实现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在文化领域,开展交流借鉴、彼此融合,一同推动着中华文化的革新与兴盛;在情感领域相互亲近、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思政教育应当引领学生深入地认识到个体和民族、国家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彼此的命运息息相关,维护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统一,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具有神圣性质的责任,唯有使学生在理论和现实的深度融合之中全面且深刻地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才可以清晰地把握铸牢这一意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为后续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

二、聚焦教育实效,创新实践路径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创新实践的途径显得极为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舍弃以往那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这类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将共同体意识融入专业知识当中,如在讲授市场营销时,模拟民族地区具有特色的农产品营销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民族营销团队的成员,根据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市场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 [2]。凭借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深入领会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以及开展经济协作的重要性,实践活动属于增强学生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组织开展跨民族的交流活动,例如民族文化体验营,让学生学习蒙古族射箭、维吾尔族弹拨尔演奏、藏族酥油茶制作这类特别的技能亲身体会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进而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尊重。推行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安排学生到民族社区、养老院等地方去进行服务,促使他们和各族群众构建起深厚的情谊,强化民族团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新媒体平台可以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可以通过制作趣味、充满吸引力的短视频以及动漫作品传播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能量,如以各个民族的英雄事迹作为主题去制作动漫短片,并且大范围地进行传播,从而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接受爱国主义以及民族团结相关的教育,与此同时构建一种激励体系,设置如“民族团结之星”“优秀志愿者”等等荣誉头衔,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出一种优良的教育环境。

三、深化价值引领,凝聚育人合力

深化价值引领,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合力,对铸牢中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学校应发挥主阵地作用,强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培训、学术交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将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设置上,语文增加民族文学作品学习,历史强化各民族历史贡献讲解,体育开展民族特色活动,让民族团结理念融入各学科 [3]。家庭要营造良好氛围,家长以身作则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日常中,给孩子讲述家族与各民族交往故事,助其了解多元文化习俗,培养民族自豪感与家国情怀。传统节日时,和孩子一起制作民族特色食品、参加节庆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树立正确民族观与国家观。社会需提供丰富资源与实践平台。博物馆、文化馆等免费向中职生开放,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助其深入了解中华历史文化与各民族特色文化。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为中职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安排不同民族学生共同完成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共同奋斗的力量,培养团队协作与民族团结意识。三方还应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沟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解决教育问题,形成强大教育合力,为中职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环境。

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要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实则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且颇具艰巨性的任务,要把握理论方面的根基所在、创新实践领域的具体路径、凝聚育人层面的整体合力,此三项工作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借助深入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以及积极进行实践操作,持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内心深处稳固扎根,未来仍然需要不断地加以探索并逐步完善各项举措,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动态趋势以及学生需求的变化情况,为了培养出具备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国家责任感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而持续不懈地付出努力,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的中国梦筑牢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科 , 谢佳琼 . 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职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 [J]. 思想战线 ,2024,50(3):132-142.

[2] 阿尔曼·阿布来提 , 陈亮 .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J]. 长春师范中职学报 ,2023,42(11):6-9.

[3] 乌博林 . 少数民族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维度及实践路径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 [J]. 理论观察 ,2023(3):72-75.

[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 2025 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专项研究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研究)(立项的项目编号为:2025zlzxxyb07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