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创新
禤翠萍
云浮市郁南县都城镇中心小学 广东云浮 527199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思想以及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除了要做好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还应当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对学生积极正向的引导与教育,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满足教育改革需求,班主任应当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创新教育与管理理念,使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一、“立德树人”理念对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要求
(一)深化德育为先的理念
立德树人作为是目前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提出了全新理念,为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简单的理解,立德树人就是将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班主任需要承担起自身的育人职责,在做好知识传授的同时,将德育内容贯穿到其中,使德育不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全面教育与指导。班主任需要不断挖掘教育中蕴藏的德育元素,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实现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引导,保证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1]。
(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往班主任在教育中,将关注点都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将其视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唯一标准。而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之外,还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格以及品质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因此班主任将会创新教育理念与手段,丰富自身的视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的同时,与学生进行日常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或者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通过班级管理,渗透德育内容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应的思想以及性格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习惯用感性思维去思考,因此在学习与生活中可能会受到多方面影响做出错误的选择,不配合班主任以及教师的管理。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应当创新班级管理理念与模式,有效建立起规章制度与德育教育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实现对学生行为以及道德品质的约束。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制度来评价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通过遵守班级规定来规范自身的言行以及举止,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学生将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摒弃掉生活中的错误行为,成为优秀的小学生。在班级规章制度建立的过程中,班主任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行为守则以及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中,明确规定自己在学习、与同学之间相处与交流的方式,并且遵守课堂纪律。而对于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学业上,教师需要细心的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后续才能更好的服从管理。
(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德育内涵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等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为小学生提供亲身体会与感受的机会,使小学生将优秀的道德品质内化的心中,外化在行动上 [2]。在实验活动设计前,教师需要综合考虑班级内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发展规律,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促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例如在开展主题班会时,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为载体,灵活应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发展的辉煌历史,并且讲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而作出的伟大贡献,充分调动学生的家国情怀时。在完成教育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课堂的局限中脱离出来,参观周边的烈士纪念馆或者革命历史遗址等,使学生可以牢记历史,并且领悟革命先辈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及勇敢牺牲的精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参观的心得与体会通过书面的方式或者手抄报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产生深刻感悟,从而从未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青年。
(三)利用榜样示范引导,提升德育效果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榜样示范教育的重要性,利用一些经典或者优秀的人物去感染与影响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将优秀的品质以及精神内化到心中。并且教师可以尽可能选择一些生活相关的内容,这样的优秀事迹与故事可以更好的打动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好的领悟优秀品质与情操,强化自身修养。
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主题活动,为学生们介绍雷锋生平做过的各种好人好事,雷锋不但在生活中愿意助人为乐,自己也非常勤俭节约。通过真实且优秀榜样故事的讲解,可以是学生更好的认识并且深化这些品质[3]。在这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传递雷锋精神的活动,设置爱心小天使、勤劳小能手等荣誉称号,促使学生端正自身的生活态度,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随手捡起地方的垃圾、扶老爷爷过马路等,学生与教师共同选择班级内的好榜样,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模仿心理,促使学生道德品质显著提升。
结束语 : 根据文章叙述,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德育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全面创新教学理念与手段,将德育放在第一位,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与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管理,来约束学生行为,通过多样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保证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秀艳, 高维磊. 春风化雨,立德树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讨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 2024, (17): 178-180.
[2] 王洋 . 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C]// 广东教育学会 .广东教育学会 2024 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 ( 园 ) 长论坛论文选(四). 广东省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 ;, 2024: 1196-1200.
[3] 吴欣 .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J]. 课堂内外 ( 高中版 ), 2024, (15):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