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亓秀霞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颜庄中学 271100
引言
批判性思维作为 21 世纪核心素养之一,已被各国教育纳入重要目标。特别是在语言学习中,批判性思维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语法,还能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提升语言能力的核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能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分析作者意图和评估观点合理性。然而,当前的教学模式过于侧重语言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融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有意识地分析、评估和推理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不仅要了解“什么”,还要探究“为什么”和“如何”。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接受,它强调学生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要进行反思、判断并作出合理的推理。特别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仅仅停留在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上,而忽视了对作者意图、写作背景、观点深度的分析和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深度理解,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不仅能提高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深度,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信息的筛选和利用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接触信息时更加谨慎和理性,避免盲目接受和随意判断。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讲解一篇文章时,教师不仅要问学生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是什么,还可以提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作者的立场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需要对文章的立场、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作背景、观点的合理性以及不同立场的对比,从而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质疑。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勇于质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理由。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让他们在讨论中学习如何表达和支持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除了质疑与讨论,教师还应通过情境创设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提升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例如,通过模拟真实的社会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和辩论,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促进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这些多角度、多维度的教学策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思维深度。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尽管批判性思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教师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方法的不足。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接受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当树立批判性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学中灵活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技巧,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其次,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不足。很多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习惯于接受老师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为此,教师需要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等,帮助学生逐步培养批判性思维意识。再次,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也影响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拓展阅读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思维训练机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和主题,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在下一堂课上与同学分享他们的想法,进一步拓展思维的广度。此外,课堂中应该加入更多的合作与探讨环节,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的热情,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批判性思维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实例
在实际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例如,在学习关于环保主题的英语材料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环保问题重要?文章中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这种提问方式帮助学生不仅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分析观点的合理性,激发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另一案例中,教师在学习关于文化差异的文章时,鼓励学生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差异,并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文章中的观点,并结合自身文化背景提出思考,拓宽了思维视野。此外,在分析一篇关于现代科技的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些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英语阅读中取得了积极成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
五、结论
批判性思维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独立性及分析判断能力。教师通过挑战性问题、鼓励质疑与讨论、情境创设等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然而,实施过程中仍面临教师能力和学生意识的不足。为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优化教学策略,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未来,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进步,批判性思维将成为初中英语教育中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 慧 . 初 中 英 语 阅 读 教 学 策 略 的 创 新 与 实 践 探 索 [J]. 成才 ,2024,(S1):62-63.
[2] 丁辉志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上). 甘肃省东乡县民族中学 ;,2024:328-329.DOI:10.26914/c.cnkihy.2024.064389.
[3] 黄丽娜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J]. 华夏教师 ,2024,(36):55-56.DOI:10.16704/j.cnki.hxjs.2024.3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