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樊建熹

重庆市北碚区复兴小学

引言: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强调生活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成长,这对小学体育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体育技能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生动的体育活动情境中体验合作、竞争、规则意识,进而获得道德教育。同时体育教学也要注重情感体验与人格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自觉意识、小组合作意识,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体育内容,促进德育目标实现

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以“生活即教育”为教学理念,将体育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体育运动出发设计体育教学,避免离开生活去开展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从生活体验体育活动的合作、规则、坚持等德性品质,渗透德育目标。体育教学要做到融趣味性、实用性、教育性为一体,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情景中体会道德行为表现,从而增强德育教学内容的认同。

例如,在“队列与队形”教学时,将学生平时升旗、课间集合等真实生活场景引入教学,让学生明白列队有序、听令指挥的场景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以“比快慢”“比形态”等作为评判标准,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服从安排、服从时间、服从集体的要求,不仅是一种课堂纪律,更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种要求,可以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交流“怎样尊重集体”,使学生在运动中产生秩序感、责任感,寓教于生活,将体育技能习得与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二、采取团队合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小学是学生集体意识、社会意识的形成的关键阶段,小学体育教学要发挥体育项目中集体项目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项目合作中,理解个体与集体间的关系,提升在群体中的沟通、协调、合作能力。体育教师在合作项目的设计中要注重合作项目的设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得到集体的认同,懂得包容与尊重、支持与帮助、责任共担。

例如,教师在“小篮球”教学中将全班进行分组,进行 3 对 3 对抗教学,教师可以设置进攻、抢篮板、控球等角色,让学生明白个体的价值是为集体做贡献。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战术,对战术进行讨论,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比赛后,教师让小组讨论“我在整个队伍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我对整个队伍的贡献点有哪些”,让学生认识到协作集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真实的合作中提高了体育运动的水平,在互动中培养了集体意识、合作精神、责任心等。

三、发挥体育游戏功能,促进品格养成与情绪调节

体育游戏因为趣味性、挑战性等特点深受小学生喜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载体。游戏过程本身就蕴含着规则、公平、坚持、勇敢等德育因子,教师在游戏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这些因子。学生在面对失败或压力时,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宣泄自己的情绪,提升心理承受力,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和耐挫力,在游戏中提升德育能力。

比如,在“跳跃”课堂中,给学生创设有“跳远挑战赛”“合作接力跳袋”等活动,为学生设置不同难度,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程度设置目标并勇于尝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挑战失败,给学生鼓励和情绪上的帮助,在活动中建立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在竞赛中引导学生尊敬裁判和他人,建立公平参与、互相尊重的道德品质,在游戏交流后引导学生“今天跳得最远的感受”“失败后你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尊重他人,接纳结果,实现德育育人。

四、深入践行言传身教,强化师德榜样引领作用

陶行知讲“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态度和举止是给学生最好的表率。小学体育教师应从言行举止中表现出自己对于运动的态度、对规则的态度、与对他人的尊重等行为,在运动中教师应言行一致,平等对待学生,在评价和组织中体现教育正义、尊重他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行为准则。教师的行为作风、态度与责任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例如,在进行“小足球”教学时,教师率先垂范,与学生同进行热身跑、简单带球等练习,练习中坚持规则,耐心指导、稳定情绪,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比赛中做公正的裁判,不偏袒任何一方,公平、公正地处理好任何纠纷,并能在出现犯规动作时及时讲解规则、指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公平、公正、尊重”。课后多关心学生训练情况和心理情绪,多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耳濡目染教师的道德示范,形成榜样意识,从而践行“做中学”的生活道德理念。

结束语: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为小学生体育提供了丰富的德育内涵,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理论对学生的健康体魄、良好品性、责任担当、社会生存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小学体育教师要坚持以生活、德育为主线,教学内容为载体、团队协作为保障、体育游戏为脉络、言传身教为抓手,真正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淑侠 . 教真材学实料做自己——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探索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7(23):13-14.

[2] 王彦 . 重德育,促发展——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J]. 教育界 ,2022,(2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