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与学风建设的实践研究

作者

邵雅东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第五中学

引言

初中阶段是人类一生求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身为一名初中九年级的班主任,更需要将班级的学风建设置于班级管理的重要位置,全力地为学生营造更为理想且积极的班级学习风气,从而取得良好的学风转变效果,这样才能让初中生能够自觉地勤奋学习,从而在学习中感受到幸福与快乐,进而在中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一、改善和调整班级学风方式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进而对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的说教和严厉惩罚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同时以往单一的学风转变方式也难以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而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感,反而不利于班级管理与学风建设。对此,教师要积极采用多样化、新颖化的方式去贴合学生的兴趣点,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热情,从而让学风建设转变得更加自然且有效[1]。

班主任可以针对班级中学风松散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积分制 + 主题学习活动”的方式,先将班级学生分成 5 个小组,每组学生有 6-7 人,之后再设计制定详细的积分规则,如课堂发言一次加 2 分,作业得“优”加 3 分,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且质量高加5 分,反之则会相应扣分。每周由班主任统计积分,积分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班级“学习标兵小组”的称号,并且还能获得一次班级活动的组织权。同时班主任可以每月在班级内部开展一次主题学习活动,如“历史故事演讲比赛”“数学解题技巧分享会”等等,这样一来,班级的课堂纪律不但能得到明显地改善,学生也会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幅提高,班级的学风氛围也会逐渐浓厚。

二、班主任增强转变班级学风意识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与学风建设的核心引导者,班主任自身转变班级管理与学风建设的意识会直接地影响着学风建设的实际效果,如果班主任自身的意识淡薄,并且缺乏对学风重要性的认识,就会难以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班级氛围,而当班主任具备强烈的意识时,便会积极地探索适合班级的方法,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为学生设立“读书角”,定期更新读书角的相关书籍,其中包含文学、科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并且还要每天学生都能安排20 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同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坚持每天与其他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都充分地了解各自的学习困惑点和兴趣点,从而方便教师为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

此外班主任可以每月组织班级开展一次“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收获,如有的学生在分享会上会谈到阅读《昆虫记》让他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班主任就能趁机鼓励这位学生深入学习,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如此一来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动下,阅读兴趣也会逐渐地浓厚,学生之间课间打闹的现象会逐渐地减少,班级学风建设也会得到显著地改善。

三、树立班级学习榜样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同伴影响力,榜样的力量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和态度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班级中教师要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引导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模仿对象,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榜样的优秀品质和学习方法还能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其他的学生,从而促使学生都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以不断地推动班级整体学风的提升。

班级的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处在中等水平,但是他的学习态度十分端正,每天都能坚持提前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功课,在课堂上也认真地听讲,课后会及时地复习,所以班主任就能在班会上特意表扬这位同学的学习习惯,并将这位学生的预习笔记和复习总结在班级展示栏进行展示。同时班主任还能鼓励这位学生为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如何科学地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才能高效地记忆知识点等等。为了能进一步地发挥出榜样的作用,班主任还能每月评选“学习进步之星”“勤奋好学之星”等,并为这些学生颁发对应的小奖品作为激励。这样学生都能在榜样的带动下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明显增强 [2]。

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地强化学风建设,这是初中阶段人才培育目标与质量的关键标志,也是教学基础建设及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对此,教师需要积极传承并弘扬“勤耕苦读”的优良传统,以此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在班级中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从而让班级可以成为班风优良且学风浓厚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吕英 , 刘波 . 农村初中班级学风建设内容研究 [J]. 新课程导学 ,2022, (01): 86-87.

[2] 吴春艳 . 浅析初中新生班级学风建设 [J]. 吉林教育 , 2017,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