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低段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罗利玲
广东省廉江市河唇镇中心学校
引言:阅读作为语文学习核心环节,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低段阶段处于阅读习惯养成关键期,学生间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差异明显,传统统一化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习需求。核心素养理念倡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全面发展,因此探究小学低段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拓展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探究重点课题,对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一、小学低段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当前小学低段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值得关注问题,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现象普遍,许多教师虽然认同个性化教学理念,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仍习惯采用统一进度、统一内容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间认知水平、阅读兴趣差异。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制约个性化阅读开展,部分学校受限于经费、场地等因素无法提供丰富多样阅读材料,导致学生阅读选择受限,而阅读空间布置单一、氛围缺乏活力也使得学生阅读积极性难以提高。阅读指导方式趋于形式化,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课文解读忽略学生阅读体验,评价方式也以统一标准为主,未能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发展与情感体验,阻碍了个性化阅读目标实现。更为关键点在于教师个性化阅读指导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教师缺乏系统专业培训对学生阅读特点把握不足,无法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提供有效指导策略,加之工作量大、备课时间有限等客观因素影响,教师难以深入探究每位学生阅读情况,进而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
课堂观察表明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教师主导色彩依然浓厚,学生阅读主动性受到抑制,课堂互动多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模式,缺乏学生间思维碰撞机会,阅读内容选择权主要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难以按照自身兴趣进行选择,阅读评价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未能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家校合作机制不健全也是制约个性化阅读教学成效重要因素,家长对小学低段学生阅读指导认识不足,部分家长过分关注识字量、阅读量等表面指标,忽视阅读兴趣培养与阅读习惯养成,另一方面学校未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优势,缺乏有效指导家长参与阅读教学方案,使得学校阅读活动难以在家庭环境中得到延续与强化。
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需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重视每位学生认知差异与阅读需求,小学低段学生思维具有形象性特点,往往通过感官体验与情感共鸣产生阅读兴趣,教师应创设生动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文本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魅力。与此同时设计层次性阅读任务,针对不同阅读水平学生提供相应挑战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就感,构建多元互动平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鼓励学生交流阅读体验,相互启发思考。阅读材料选择应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除教材文本外引入与主题相关延伸读物,拓展学生阅读视野,阅读方式上强调多样化体验引导学生尝试朗读、默读等不同方式感受文本,评价机制则注重过程性与激励性,关注学生阅读态度与进步情况,通过积极反馈增强阅读动力培养持久阅读兴趣与良好习惯。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为例,应当从多角度实施个性化阅读指导,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生长过程图片或视频,激发探究欲望。课堂导入时通过提问“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寻找家人”引发情感共鸣,建立与文本联系,阅读过程中设计蝌蚪成长之旅任务单,根据学生阅读能力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初级组关注故事基本情节画出小蝌蚪找妈妈路线图,中级组关注人物情感变化用表情符号标注小蝌蚪不同阶段心情,高级组则思考小蝌蚪为何能认出青蛙妈妈探究亲情本质。课堂互动环节组织小小解说员活动,学生自选喜欢情节进行讲述,教师根据表达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拓展环节设计动物宝宝认妈妈主题阅读,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图书了解更多动物认亲知识,举行班级动物知识分享会。通过评价激励设立细心观察奖、生动表达奖等不同类别奖项,使各类型学生均有展示机会。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拓展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差异化指导方法
拓展小学低段学生阅读能力需采取差异化指导方法,注重阅读认知层次递进培养,低段学生认知特点决定阅读指导应从感知体验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多感官参与感受文本魅力。随后逐步提升至理解层次,帮助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与情感倾向,再到思考层次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最终达到创造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创新,此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不同类型学生设计相应阅读任务与支持策略。学习资源提供需体现层次性与选择性,包括基础文本、拓展材料与深度探究资源,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水平选择适合阅读内容,指导方式应强调个性化,通过一对一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多样形式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需求。
以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为例,应当实施多层次差异化阅读指导。课前分层预习环节,设计壁虎探秘卡,A 级任务要求认读课文生字词了解故事主要内容,B 级任务要求思考小壁虎为何要借尾巴,C 级任务鼓励查阅资料了解壁虎断尾特点。课堂阅读环节采用梯度阅读法,首轮引导全班学生朗读感知故事情节,第二轮分组阅读,感受层学生重点识别故事中小壁虎寻找对象与结果,理解层学生关注小壁虎与各动物对话内容比较异同,思考层学生探究故事蕴含道理。表达环节设计角色体验站,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扮演故事中角色,通过肢体语言与对白表达理解,或选择绘本创作站为故事绘制插图,或参与故事续编站想象小壁虎找回自己尾巴后故事。
结论: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低段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需正视现实问题,采取针对性策略,通过构建多元阅读环境实施分层阅读指导,完善评价机制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差异化阅读指导、多样化阅读活动与跨学科阅读实践有助于拓展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个性化阅读教学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体验,强调家校协作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月仙.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华夏教师 ,2025(2).
[2] 吴晓静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2023.
[3] 黄璜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J]. 电脑乐园 ,2022(2):0208-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