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原创题的素材运用与设计技巧

作者

郭锐

广东省雷州市第三中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导向,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以及评价也要在核心素养的方向上加以完善。当前高中生物学科命题的选材以及选材的设计难以体现核心素养,在联系实际生活、引领学生思维层次等方面难以发挥素养提升的支撑作用。基于此,以核心素养为抓手,探索高中生物学科原创题在选材与设计上的路径,为高中生物原创题的改进提供思路。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原创题设计的重要性

(一)契合核心素养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养导向的高中生物原创题必须适应学科育人的需要,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融入生命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生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具备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跳出知识考查的局限,重视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全面的发展,使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认知水平、能力和责任均得到有效提升,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二)依托原创设计增强学习与应用实效

原创设计高中生物试题的加持,能够打破固有命题模式的局限。从学科实际出发构建的题目情境,让学生在阅读这样高中生物试题时会不由自主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知识的运用从被动变为主动建构,原创设计让试题变得有血有肉,让学习、运用知识相结合,让同学们在解疑中感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二、高中生物原创题素材运用与设计的策略

(一)精选贴合实际的素材搭建知识关联

精选贴合实际的素材,可让学生感知知识与生活、生命现象的联系。高中生物原创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欲望,建立知识的整体性网络,加深理解与记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例如教师在教授“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时可以选取日常饮食现象设计原创题。教师可以设计“从一日三餐中摄入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被消化后最终分解为哪类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脂肪在人体供能方面具有怎样的作用?长期节食减肥会对身体的供能系统产生哪些负面影响?”等问题,让学生联系所学糖类的分类、功能和转化等知识,结合生活中的情景、食物中的摄入和人体供能所需的素材,回答上述问题。学生能够从素材中将知识从教材走向生活,并了解到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从食物中的糖类转化成为细胞中的单糖供能,脂肪作为备用能源在人体缺乏糖类时供能。通过这些素材的运用学生将复杂知识化繁为简,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生物知识在解释生命现象、指导人类健康生活方面的意义,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拓展思维维度

问题设计由浅入深,有助于让学生从浅到深地掌握知识本质,抓住实质。高中生物原创题,可以借助问题的设置,从基础出发,沿着问题深入探索,将知识之间的联系梳理清楚,让思维随着思考过程不断延伸,不局限于某一点。

例如教师在教授“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时可先提问:细胞的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会发生什么变化?进而追问:这些变化给细胞的物质运输和代谢带来哪些影响?最后追问:个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是同步的吗?这体现了生命系统的什么特征?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只需回忆记忆中的特征;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将变化与影响相结合;回答第三个问题时,走出细胞世界,联想到个体生命整体,由识记到综合认识。通过以上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不同层次上认识“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生物学科思维的含量和跨度。

(三)结合实践操作强化学生创新素养

依据实践的操作创制原创题,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获得“不唯书”,在实践操作中获得创新的意识。高中生物命题融入实践环节,可推动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在操作中探寻新路径、新方式,让创新素养在具体实践里滋长。

例如教师在教授“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时可设置这样的实践情境:提供金鱼藻、碳酸氢钠溶液、不同功率 LED 灯光,试管,漏斗等器材,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探讨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考虑如何更好地测定氧气的释放量,学生设计实验,就要运用光合作用原理来设计变量,设计步骤,考虑无关变量如温度,可能对氧气收集装置有创新,用排水法收集,用量筒测量,用传感器测量。通过以上实践创新试题可以让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中创新,将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与创新的实验思路相结合,切实增强创新素养,让学习在实践创新中更有深度和价值。

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原创题设计,始终以素养培育为锚点,通过素材的实际关联、问题的层级递进,搭建起知识与能力的桥梁。这一过程既回应了学科育人的内在需求,也为评价环节注入了鲜活的实践气息。当命题设计与素养发展形成深度契合,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理解便不再停留于课本条文,而是转化为认知生命、探索世界的内在能力,使学科教育的价值在命题实践中自然彰显。

参考文献:

[1] 邱 杰 . 基 于 核 心 素 养 的 高 中 生 物 概 念 教 学 [J]. 甘 肃 教 育 研究 ,2025,(12):103-107.

[2] 章 世 明 . 核 心 素 养 视 域 下 的 高 中 生 物 深 度 学 习 探 究 [J]. 高考 ,2025,(18):63-65.

[3] 韩琴霞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J]. 智力 ,2025,(17):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