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作者

陈怡冰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引言:语文课堂对初中阶段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能力较强,写作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的思维训练、语言的运用。思维发展与语言运用一致的教学,研究的理论是理论与写作技法的层面,极少有从写作常态化教学、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去研究。本研究解决的常态化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找到常态化的路径,来弥补教学和教学能力的缺口。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写作能力现状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问题颇多。写作动机不足,不愿意写作,出现厌写、懒写、不想写、不肯为写作花心思的种种情况。写作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不向生活“挖土”,不厚实。语言程式化,例证多,不讲逻辑不讲思想 [1]。记叙习作重故事,不重故事情节;议论习作重看法,不重逻辑完整性。写前教写中教,不重过程指导,一题写完了,即“写成”不“写搭”。阅读与写作“对接”尚未真正建立,阅读部分的分析不服务于写作部分 [3]。素材零星,缺乏跟踪式刺激式练习。评价纠错、计分多,对学生写作思维提升的诊断反馈少,学生修改动力不足。写作指导标准,学生个性化认知风格淡化,缺乏写作个性化提升表达 [2]。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课堂教学阅读安排多,写作次数、时间不达写作能力形成需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从文本出发,关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不透,现行教材的写作部分,写作知识面广,写作能力递进进阶式递进不足,多媒体作品呈现多,写作思维过程化、可视化呈现不清,家庭生活、社会不提供更多的写作生活素材,家庭生活经验不提供更多的生活素材转化,写作能力发展滞后。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2.1 课堂即兴写作

即兴作文是指,短时间激发思维火花,突破写作障碍,顷刻捕捉灵感,立即可文,要即感即发,突破写作程式,即兴的写作,其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是思维的原生态顷刻捕捉,即兴写作的价值在于突破三重写作屏障,心理上破除“完美主义”导致的写作表达障碍,认知上激发工作记忆库中的感官记忆,表达上截断通往程式模板的通路。应构建此三种支架:感官唤醒支架、时间压力支架、安全表达支架。如《紫藤萝瀑布》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花朵像迸溅出的水花”为即兴通感,观教室窗外情景,5 分钟以“云朵像……”为题即兴补写,现场描述“碎了的棉絮”“熔化的雪花”等比喻物,即时抽取典型投影对比,讨论意象选择特点与合理性。将文本技巧运用到即时的语言,强化对感受与联想的运用。简单来说就是即感即发,加强感受、联想运用。即兴作文教学是提高语言敏感性的语言教学好方法。对即兴作文多加练习,可以训练语言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对语言反应速度。

2.2 收集写作素材

素材采撷课指导学生与生活结亲,从阅读中提炼摹写原型,在生活中觅得写作原型,挣脱写“无”。采撷素材课在于“双轨素材库”的建立:文章库贮存的是经典原型,生活库贮藏的是原生态的矿藏。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在于对写作的体悟,教学设计应有三策:如觅“人不见意处”、将体悟“语化”、超越情境寻联系等。以《孔乙己》教学为例,教师设计“人物特征卡片”任务:要求学生摘录文中描写孔乙己外貌,如“青白脸色”、动作“排出九文大钱”、语言“窃书不能算偷”的关键词句;同步布置观察记录:寻找身边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用 50 字速写其最具辨识度的细节。课堂展示环节,学生对比分析课文细节描写的精妙处,讨论生活素材转化为文学表达的可能性。定向素材收集训练,让学生养成阅读文本和观察生活的两种习惯。长年累月,厚积薄发,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2.3 从模仿到创新

摹拟名篇佳作是学习的前提,创新名篇佳作是学习的结果。课堂教学是“从摹拟走向创新”的脚板,教师须为学生架设起“从摹拟走向创新”的脚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教学中,让学生拟写“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三个意象;创新是用句式仿写四个意象,构成短诗。从“我是操场边沉默的单杠”仿“晨光爬上窗棂……粉笔灰在光束里跳舞”,从拟写“我”是“我”的操场边沉默的单杠,到写“早晨的阳光”爬上“窗棂,……粉笔灰在光束里跳舞”,这是从“摹拟”到“创新”,摹拟中指导,有指导的模仿避免写作盲目性,阶梯式训练为创造性表达提供支撑。

2.4 线上线下结合

线上拓展课堂教学时空,强化写作过程指导。线上提供共享和交往,线下提供深入指导。课文《变色龙》讲完之后,教师先布置线上共享任务:上传一份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动态态度思维导图;根据导图完成下表,写出人物分析的结果,字数 300 字左右;共享文档互评,批注观点,不做任何修改。线下分享典型习作,辨析“细节描写是怎么样支撑人物性格分析这个论据的”,教师对论据和逻辑进行现场指导。线上初批,提高效率;线下深评,强化思维。技术为写作环节服务。线上线下互动,强化过程指导,提高写作效率。

结束语:初中写作训练,坚持立足课堂教学。即兴训练激活语用,素材搜集丰盈材料,模仿训练提供台阶,线上线下拓展场域,四法相辅相成,共同构架课堂写作训练场,坚持策略常态化和动态化,教师应注重策略的常态化实施与动态调整,使写作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林丽航 . 立足初中语文教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J]. 试题与研究 ,2025,(13):54-56.

[2] 丁振霞 . 初中语文智慧课堂中运用群文阅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5,(08):121-123.

[3] 娄琰 . 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J]. 学苑教育 ,2025,(2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