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作者

王佩东

福建省南安市第六中学  362300

引言: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初中数学教学重要目标,大单元教学作为强调知识内在联系与系统构建的整体性教学模式,因其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高度契合而凸显其意义,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却普遍存在诸如知识碎片化、教师主导过强、教学形式单一等制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发展的问题,如此一来,探索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更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应用意识的全面提升,进而为初中数学教育改革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一、深挖单元知识,明确单元主题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应透过表象深入挖掘数学知识内在联系,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数学单元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内在逻辑关联成网,教师只有深度剖析单元知识内核,才能把握知识本质,明确单元主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提炼单元核心概念与基本思想,围绕这些关键点组织教学活动,同时对单元内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构建起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获取碎片知识,又能形成整体认知框架[1]。

以《整式的乘除》教学为例,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不应将整式的乘法与除法简单割裂为两个独立的运算,而应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设计“探究整式乘除运算本质”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除法则,发现它们都源于同一数学思想——分配律的应用。在教学多项式乘法时,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展示每一项与另一多项式各项相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逐项相乘,合并同类项”的本质;而在讲解整式除法时,则可通过类比多项式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理解除法本质上是寻找一个整式,使之与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的过程,这种教学安排使学生在掌握运算技能的同时,也领悟到乘除运算间的内在联系与代数思想,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教师应精心设计互动环节,为学生创造表达与展示的机会,使课堂成为思想碰撞的场所,这种互动不仅包括师生间的问答交流,还应包含生生间的合作探讨,互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认知特点,给予充分的思考空间,还应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及时给予恰当的反馈与引导,通过互动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与数学思维的发展 [2]。

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设计“多元证明,共议勾股”的互动环节,课堂上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提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测、数据分析等方式自主探索,随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尝试不同的证明方法,如面积法、相似三角形法、几何变换法等,小组探讨后,教师安排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证明思路,教师则扮演引导者角色,通过恰当的提问与点拨,帮助学生完善证明过程。

三、开展课堂活动,拓展教学形式

针对初中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教师应突破传统讲授模式的局限,融入探究、游戏、实验等多样化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同时也能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教学里,教师可组织“校园数据调查员”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后,每组选一个与校园生活相关诸如“不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或“校园垃圾分类情况”等的研究主题,接着学生要自主设计调查问卷、确定抽样方法、收集原始数据,再运用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不同图表来进行数据整理与表示,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学生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处理异常数据以及通过图表分析发现数据背后规律与问题的事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效果。

四、强化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体验,这种教学观念促使着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3]。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鼓励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

在《全等三角形》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实施“问题驱动、自主探究”策略,课前提供三角形图片学习包,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全等概念。课堂设置递进式探究问题:“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全等判断需要哪些条件?”“有哪些判定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三角板、量角器测量验证,自主发现全等判定条件,教师不直接给结论,而是巡视指导、适时点拨,并针对不同学习水平设计基础性和拓展性任务,这种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全等三角形知识,同时培养空间想象、逻辑推理与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结合全文来看,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理解与灵活应用,培养其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聚焦数字技术与大单元教学的深度融合、跨学科大单元设计以及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等方向,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雨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 [J]. 中学数学 ,2025,(14):124-125.

[2] 兰彩玲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J]. 教育 ,2025,(20):90-92.

[3] 柯洁 .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J]. 文理导航 ( 中旬 ),2025,(07):49-51.

注: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课题编号 :QG1452-15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