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问题与优化对策

作者

马阳波

永兴县树德中学 423300

引言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教育受到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和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双重考验。地理学科是初中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业设计既要体现学科特色又要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但目前地理作业中普遍存在着内容单一,形式陈旧的现象,没有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如何优化“双减”环境下地理作业设计以提升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双减政策的核心要义及其对初中教育的影响

双减政策的执行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在课外的经济压力和校外培训的负担,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深层次提升。就需要学校对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进行优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对初中地理教育来说,双减政策推动教学内容更专注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业设计需要更多关注学生能力发展,而不是简单知识灌输。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冲击促使广大教师对作业的本质进行重新审视,寻求更适合学生需要、更能提高学生能力的作业设计模式。

(二)初中地理作业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着内容重复、过于枯燥乏味等现象,没有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很多作业形式还停留于填空,选择题等基础知识的传统训练,没有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业量太大,难度偏高或者太低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或者挑战不足的情绪,很难形成高效的学习体验,从而影响到他们对地理学科不断的兴趣和深刻的认识。

(三)当前地理作业的形式与内容特点分析

当前,初中地理作业形式多以书面作业为主体,内容比较单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回顾,缺乏创新和综合。课后作业方面,尽管实践性任务较少,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主要依靠文字、图表填空,很难启发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这种过多依靠记忆来进行作业设计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也不能使学生体验地理学科多元化的实际意义。

二、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中的问题与挑战

(一)作业内容繁琐,缺乏创新

烦琐的初中地理课作业内容,常常会使学生感到厌学。很多作业都需要同学们完成很多基础知识的复习和习题练习,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同学们已掌握过的知识点,并不能起到对知识进行有效巩固的效果。作业设计创新性不强、题型单一、任务形式重复等问题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教师设计作业常常依赖于传统方式而忽略地理学科实践性强、学习方式多样化等特点,造成作业新意不足。

(二)作业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的地理作业形式太过简单,仍然注重课后练习,课文理解的传统作业形式,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与学科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地理学科自身实践性与情境性较强,学生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书本知识上,更应该以野外考察,模拟实验的方式来促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很多作业还只限于纸质作业与单纯复习任务中,缺少情境模拟,实践探索等操作,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与探索欲望。

(三)教师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

很多教师在进行地理作业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要,造成作业设计针对性不强。有些同学由于基础差,在遇到过难作业时很沮丧;而且部分成绩优秀的同学可能会遇到作业内容太单一、不能获得进一步挑战等尴尬局面。在作业设计上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等的训练,很多作业都没有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

三、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任务驱动式作业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任务为导向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通过给学生设置特定的实践任务如考察当地地理环境的变化情况,分析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的影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独立获取信息。这类作业既注重知识的运用,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比如,在“我身边的地理”这一项目里,学生们通过进行课外的调研、搜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以小组报告的方式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明确任务的作业方式,大大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运用地理知识。

(二)创新作业形式,结合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形式要不断创新,才能激发出学生们的兴趣。例如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模拟地理探险,或者利用在线互动平台进行实时的地图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空间关系。配合短视频、电子书等多媒体方式的运用,学生既可以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回顾,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实时与同学及老师沟通提高互动性。某校以“虚拟旅行”计划为载体,让学生使用谷歌地图探索全球城市,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程度。

(三)制定个性化作业方案,注重差异化教学策略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需要设计差异化的作业,以保证每一个学生在与之相适应的难度与内容上有所进步。例如,对于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他们可以制定简洁的记忆型作业;而对于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深度思考和综合能力的任务来进一步加深学习。某校在个性化作业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兴趣点设计出由基础至提升的梯度作业,不仅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负担得起学习,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地理能力及兴趣的发展。

结论

初中地理作业设计需跟上国家“双减”政策,在任务驱动、信息技术融合及个性化作业上不断创新。加强任务驱动式作业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感;并且个性化作业设计有利于针对学生差异化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整体上看,优化作业设计既是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丁艳丽. 浅谈”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学科作业设计[J]. 文理导航 , 2023(3):10-12.

[2] 卢 莎 莎 . 双 减 背 景 下 初 中 地 理 作 业 设 计 研 究 [J]. 前 卫 ,2024(12):0135-0137.

[3] 林茵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24, 9(2):95-97.

[4] 刘易正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分析 [J]. 2024(3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