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护理干预方法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杨晶莹 王侠 张勇强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流程化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择2024年1月~2024年12月,甄选(50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均为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流程化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比较: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SAS和SDS评分两组比较分析(P>0.05),SAS和SDS评分护理后两组较护理前均较低,观察组更低(P<0.05)。和对照组展开比较分析,观察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应用流程化护理干预方法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护理满意度普遍较高,对病人康复可发挥显著的促进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流程化护理干预方法;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白内障是一种眼科常见疾病,发病人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老年人群更为常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力状况。当前,针对白内障仍然无治愈药物,因而手术则成为了治疗白内障的关键所在,而手术治疗方法额当前主要为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突出,但是硬核白内障的韧性与硬度均较大,因而可能增加能力释放和热效应,最终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当前,日间手术为白内障常用方法,具体指当天入院当天手术,24小时后即可出院,治疗费用较低,且治疗时间较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为提升治疗效果,积极给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此次研究于2024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选取50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对流程化护理干预方法的作用效果予以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4年1月~2024年12月,选取本院50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展开分析研究,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各25例。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13例,年龄最小42~70岁,均值(53.51±2.41)岁。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15例,年龄41~77岁,均值(58.52±3.21)岁。一般资料两组对比分析,涵盖年龄、性别等,(P>0.05)。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满足硬核白内障相关诊断标准[2];(2)裸眼视力小于0.6;(3)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伴发其他眼部疾病,包括青光眼、黄斑变性;(2)伴发严重全身疾病;(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4)伴发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癫痫以及严重胃溃疡。
1.2方法
将用药指导、手术前健康教育、辅助完成相关检查、术后处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应用在对照组内。
应用流程化护理在观察组内,(1)门诊出诊。核硬度<3级、单眼以及病情轻的病人展开日间超声乳化吸除术。手术前,对病人的高危因素和风险进行评估,并要求患者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对病人各项基本资料予详细掌握,对病人实施个体化宣传教育,对相关医师和病区环境进行介绍,告知病人有关注意事项,进行手术治疗配合度的讲解。(2)术前护理。手术前1天辅助病人进行住院手续的办理,完善各项检查,监测生命体征,填写护理记录单。冲洗患者结膜囊,眼药点眼并做好备皮工作,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3)手术期间护理。严格核对患者信息和实际情况,确保手术相关操作的稳定性和精准度,实施局部麻醉,并结合医嘱实施操作,固定头部,避免头部左右移动。(4)术后护理。送回病房后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积极实施宣传教育,指导病人进行头部放松,体位选择平卧位,避免头部剧烈活动。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分析。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100分,SAS上线50分,SDS上线53分,评分越高则提示焦虑和抑郁越严重[1]。
1.3.2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总分100分,评分大于90分提示为非常满意,评分70~89分提示为满意,评分小于等于69分提示为不满意[2]。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5.0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动脉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指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表示,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P<0.05。
2 结果
2.1负性情绪
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在此次研究内,SAS和SDS评分干预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同时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护理期间应用流程化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护理满意度普遍较高,分析原因:流程化护理干预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之一,介于住院诊疗护理和门诊治疗护理,和传统护理比较,该护理具备全面科学性,通过将治疗和护理延伸至生物、社会、心理,不仅利于患者治疗费用的减少,而且对治疗相关流程具备简化作用[3]。与此同时,流程化护理干预可为日间手术的效果提供保障,具体通过在门诊初诊期间对手术适宜人群进行筛查,同时严格执行手术适应证,可有效预防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4]。
综上所述,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护理期间应用流程化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护理满意度普遍较高,对病人康复可发挥显著的促进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金凤,欧阳旗,高雅萍. 老年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出院指导质量与出院准备度、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 [J]. 医学信息, 2024, 37 (24): 189-192.
[2]韩丽,周静洁,邱利华. 老年白内障患者行日间手术后负性情绪和延续性护理的需求现状及相关性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 10 (11): 112-114.
[3]李萌. ERAS干预措施对改善日间手术下白内障手术的效果 [J]. 吉林医学, 2024, 45 (11): 2803-2805.
[4]孙东洋. PDCA循环管理联合延续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医药前沿, 2024, 14 (27):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