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张梦溪

昆山市张浦震阳实验学校

引言

自新课标实施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为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教学目标,而阅读就能为初中语文课堂提供重要的育人渠道,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拓宽自身的视野,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领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以及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地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地探索创新且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并且以阅读教学为连接点,将课堂、生活与社会环境有机融合,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一、创设情境教学,多维深化阅读感知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认知与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文字的理解与文章的感悟能力在不断提升过程中,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往往较为枯燥,因此难以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场景,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以深化学生的阅读感知效果。

在教授曹操的《观沧海》时,教师就能借助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在课前,教师要提前收集与整理大海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视频资源,如晴天时波涛汹涌的海面、暴风雨中大海的怒吼等以及与古代战争相关的相关音频,如战鼓轰鸣声、将士们的呼喊声等等。在课堂上,教师要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波涛汹涌的大海视频,同时配上激昂的古曲音乐,从而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氛围 [1]。

随后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读《观沧海》,让学生能够在视听的双重冲击下初步地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曹操,站在碣石山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当海风吹拂时,波涛拍打着岸边。如此,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曹操在诗中所展现出的宽广胸怀和伟大抱负。

二、落实读写融合,强化语言运用思维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存在着阅读与写作相脱节的问题,阅读时学生无法将所学到的语言技巧、写作手法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写作内容比较空洞且语言平淡。而教师在阅读中落实读写融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并且学习写作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文章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语言特点,比如文中通过皇帝、大臣、骗子等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不同性格特征。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教师就要开展写作训练,先设定一个情境:假设你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小孩,你目睹了皇帝游行的全过程,在回到家后,你要将这件事情讲给家人听,请你以小孩的口吻写一篇记叙文。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在阅读中所学到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来叙述事件与塑造人物,学生可以模仿文中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生动地描述皇帝游行时的荒唐场景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从而将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

三、推进群文阅读,拓展思维深度广度

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发展,对此,教师就能积极地推进群文阅读,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选取一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资源,还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同一主题进行感知,从而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核心情感的理解。

教师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时,就要以“自然之春”为话题为学生选取其他描写春天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如老舍的《济南的春天》、宗璞的《西湖的绿》等 [2]。

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春》与《济南的春天》,鼓励学生思考两篇文章在描写春天景物时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朱自清和老舍分别运用了哪些独特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展现春天的特点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够从不同作者的笔下感受到春天的多样性,从而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结束语: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始终坚守以学生为根本的原则,将教学的目光聚焦于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不断地优化阅读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与阅读经历。学生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还可以充分地充分发挥阅读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从而使阅读课堂成为一种高质量的育人阵地。

参考文献:

[1] 王冲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实践——以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学为例 [J]. 语文世界 , 2025, (14): 34-35.

[2] 孙利利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J]. 好作文 ,2025, (08):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