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创新与实践
张会
徐州市铜山区废黄河地区水利工程管理所 221100
引言
农村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灌溉、防洪、排涝等重要功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创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创新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这是顺应时代发展、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来看,农业现代化追求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与高效化。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需要稳定且精准的水利灌溉支持。传统管理体制下,水利设施布局分散、老化失修,水资源调配缺乏科学规划,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灌溉水量、水质以及灌溉时机的严格要求。创新管理体制能够整合资源,运用先进技术实现精准灌溉,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2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存问题
2.1 管理主体不明确
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领域,管理主体不明确是一个极为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包括水利部门、农业部门、乡镇政府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然而,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缺乏清晰明确的界定,导致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职能交叉和重叠的情况。水利部门侧重于工程的规划与建设,但在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方面,与其他部门的衔接不够顺畅;农业部门关注水利工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却在工程设施的具体维护上与水利部门存在职责模糊地带。
2.2 资金投入不足且渠道单一
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护需要持续且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目前资金投入不足且渠道单一的问题十分严峻,成为阻碍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资金投入总量来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所需资金规模庞大,但政府财政投入相对有限。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水利工程需求的不断增加,有限的财政资金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建设和管理需求。许多急需新建或改造的水利项目因资金短缺而搁置,一些已建成的工程也由于缺乏后续资金进行维护和升级,逐渐老化失修,功能不断退化。
2.3 工程设施老化失修
农村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是一个普遍存在且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许多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于几十年前,受当时技术水平、资金条件以及设计理念的限制,工程建设标准普遍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长期的使用,这些工程设施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渠道作为农村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和渗漏现象。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维护,渠道的衬砌脱落、裂缝增多,导致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大量流失,不仅降低了灌溉效率,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3 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创新的策略
3.1 明确管理主体职责,加强协调配合
要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有效创新,明确各管理主体职责并加强协调配合是关键环节。应通过立法或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清晰界定水利部门、农业部门、乡镇政府以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各方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体职责。水利部门作为行业主管单位,应着重负责宏观规划、技术指导以及工程质量监管等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水利发展规划,确保工程布局符合区域水资源状况和农业发展需求。
3.2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是完善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水利资金在财政预算中的占比稳步提高。同时,合理分配资金,兼顾工程建设、维护、管理以及技术创新等各个环节。例如,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老旧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投入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提升水利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保障其合理收益。
3.3 加强工程设施维护,提高工程质量
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的良好维护和高质量运行是保障水利效益发挥的基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设施维护,提高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工程设施维护制度。明确维护责任主体,根据工程的产权归属和受益范围,将维护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组织或个人。制定详细的维护标准和操作规程,涵盖渠道清淤、堤坝加固、设备检修等各个方面,确保维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例如,规定渠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淤,泵站设备每季度进行一次专业检修等。
3.4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因此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素质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农村水利管理队伍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应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要涵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水利工程技术、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等基础知识,以及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创新是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现存体制问题,总结各地创新实践模式及成效,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旨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运行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农村水利工程在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参考文献:
[1] 施工现场掠影 . 于景弘 ; 佟伟 ; 牟长河 .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11)
[2]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 熊海霞; 郑海平.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07)